(一)南朝劉宋僧。生卒年不詳。清河(山東清平)人,俗姓崔。弱年出家。後秦弘始三年(401),鳩摩羅什入關中,乃從羅什受學。師風神秀雅,思入玄微,時人有謂(大五○·三六八中):「通情則生(道生)、融(道融)上首,精難則觀(慧觀)、肇(僧肇)第一。」師曾著法華宗要序,頗受羅什稱揚。未久,佛馱跋陀羅被迫出關至廬山,師亦隨之,深服慧遠之高風。晉義熙八年(412),師隨從佛馱跋陀羅往荊州高悝寺。晚年居止楊都道場寺,敷揚法化。師又精研十誦律,兼善老莊。
師於修治涅槃經兩種漢譯本時,參與南本涅槃經之譯作,又制涅槃經序。其所立之二教五時教判,極為後世所重視。反對道生所倡之頓悟義,特倡漸次修行之漸悟義。此種頓漸相對之立場,至後世仍時有論爭。於元嘉(424~453)年間入寂,世壽七十一。其著作仍存者有法華宗要序、修行地不淨觀序、勝鬘經序等,其餘辯宗論、頓悟漸悟義等書則未傳。[梁高僧傳卷七、出三藏記集卷八、卷九、卷十二]
(二)(1920~)台灣彰化人。家境富裕,十三歲隨母茹素,二十四歲於竹山德山寺出家,後於獅頭山元光寺受具足戒。民國四十八年(1959),受聘為員林雙林寺副住持,五十三年繼任住持。曾大力重建年久失修之雙林寺,舉辦菩薩學會、定期講經會。又多次參與社會救濟、前線宣慰國軍等公益活動。現任中國佛教會台灣省分會理事。 p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