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迦,西藏名 Sa-skya 。位於西藏日喀則西南,為喇嘛舊教之大寺院。該地方為白色土(藏 sa-dkar),因於白色土地上建寺,故寺名薩迦。又因據此寺發展成派,遂有薩迦派之名。北宋熙寧六年(1073),此寺由喇嘛舊教(紅教)薩迦派初祖袞曲爵保(藏 Dkon-mchog rgyal-po, 1034~1102)於四十歲時所創建,或謂繫馬爾巴(藏 Mar-pa)六十二歲時所創建。
薩迦派為喇嘛舊教具代表性之一派,因受阿提沙思想影響,故怛特羅色彩極為濃厚,主張娶妻生子以為法嗣。歷代教主傑出之學僧輩出,初祖曾孫文殊薩迦班禪(藏 Sa-skya pan-chen, 1182~1251)在元世祖忽必烈(Hubilai)征服西藏後返蒙,被招請為帝師與灌頂阿闍梨。此為喇嘛教普及蒙古之機緣。其後元朝大力支持喇嘛教。其侄八思巴(藏 Chos-rgyal-hphags-pa, 1239~1280),亦受元朝招請,接受世祖歸依,並以創製八思巴文字著稱。南宋咸淳六年(1270,即元至元七年),八思巴返藏,元世祖授予全藏之政權,故自一二七○年至一三四五年間,薩迦寺成為西藏政教之中心。直至宗喀巴以後之新教時代,該寺仍為舊教本山,佔有重要地位。本寺分南寺、北寺兩部分,存有大量珍貴文物、檔案與經籍,其中之梵文、藏文藏書,自古即聞名於世。今北寺已毀,南寺猶存。[Waddell: The Buddhism of Tibet; Ch. Bell: The Religion of Tibet、蒙藏佛教史(妙舟)、蒙古喇嘛教史] p6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