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阿毗達磨辭典 > 正文
指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等六種作用。觸,乃與一切心、心所法相應,而能使其觸對於境之精神作用;即為...梵語 pāyattika,巴利語 pācittiya 或 pācittika。為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又作貝逸提、波羅逸尼柯、...(?~1144)日本真言宗僧,亦為東密中川流始祖。京都人,俗姓藤原。通稱少將上人、中川律師。曾於南都、比叡山、高...【兩重二假】 《唯識三十頌》頌文曰:『由假說我法』。認為世人所執著的我、法,全是假法。『假』是假託義,非真實...(一)指僧衣。法衣之一種。又稱衲袈裟、弊衲衣、壞衲。是以破舊之布裁綴而作成者,故有此稱。又以五色或多種顏色之碎...【於無怖無高無倒】 p0749 辯中邊論下卷十頁云:於無怖無高俱無顛倒者:頌曰:有情、法、無故,染淨性俱無。知...(雜語)塌薩為不蠲之義,關於其事也。阿勞之阿,為發語助辭。勞為勞擾。關事苦勞之狀,嘲人動作之詞也。服天方語解...(術語)為欲使眾生不放逸,方便隱攝取之慈悲,言惡者之不可救,而垂誡也。對於攝取門而言。...【饒益善】 p1462 集論二卷九頁云:何等饒益善?謂以四攝事,饒益一切有情。...(術語)以醍醐灌人之頂。喻輸入人之智慧也。今以為令人舒適之喻。顧況詩曰: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五種寂靜妙行】 p0276 瑜伽九十卷八頁云:唯正勝解相續轉時,於六境界,依止六根,略有五種寂靜妙行。謂深於彼,...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來諸...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今略標所以。謂此三十頌中,...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有摩訶比丘僧萬二千人,皆...度眾生一定要發四無量心,在度的同時要達到能、所雙亡無能度的人,也無所度的眾生,即《金剛經》上所說無我相,無人...◎ 以我(虛雲老和尚)的愚見,最好能專讀一部《楞嚴經》,衹要熟讀正文,不必看註解,讀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後文,...在《佛本生故事》中有一則《樵夫與熊》的故事:有一個樵夫上山去森林中伐木。等伐完木要回家時,天上下起大雨,而他...在大乘佛法的修學內涵當中,不管你是修什麼宗派,都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你剛開始要成就一個善業力; 第二個,你進...淨土宗要做兩件事:第一個離開三界,第二個投生淨土。投生到淨土這一塊,你可以說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我的,阿彌...弘法宜持論公允,理事圓融,不可偏執,不可意氣用事。淨土法門是一代時教的特別法門,勝異方便,然與通途法門並非冰...問: 請教法師,現在念經持咒持名號,均是散亂心,心口相違,願力不夠,定力不夠,如何行持?請法師慈悲開示。 宏海...說到財富,簡單地說,一切都從布施福德而來,從布施業因的感果得來。我們所有的財富,無論小至粒米,大至全世界,都...
出世道
【阿毗達磨辭典】
出世間道者,謂於修道中法智類智品所攝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如是八智相於見道中已廣說,及彼相應三摩地等,或未至定所攝,或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所攝,非想非非想處唯是世間,不明瞭想恆現行故。由不明瞭想恆現在前,非極明瞭現行聖道之所依止,是故一向世間所攝。由此道理彼想羸劣不能猛利,取所緣相故名無相。復云何知非想非非想處無有聖道?由世尊說,乃至有想三摩缽底,方能如實照了,通達滅盡三摩缽底,是出世間。由聖道後所證得故,要於人趣方能引發,言引發者是初起義,或於人趣或於色界能現在前,先已生起後重現前故,或於人趣者謂即於此生,或於色界者,謂後生彼。云何聖弟子已得無色定已離色界,欲復生色界耶?不必永離色界,欲方入無色定,是故此中應作四句。若已離色界欲者,一切皆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耶?設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者,一切已離色界欲耶?答此初句者,謂依未至定已離色界欲,而不能得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第二句者,謂諸聖者已得第四靜慮,不求生無色界而起厭背,第四靜慮行恆現在前,舍斷結道依勝進道,漸次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第三句者,謂即此行者勤求離欲依斷結道,漸次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第四句者,謂除上爾所相,問無色界中何故滅定不起現前?答生無色界此滅盡定多分不起現前,由住寂靜解脫異熟者於此滅定多不發起勤方便故。所以者何?諸聖弟子為欲安住寂靜住故,於人趣等引此滅定令現在前,若已生無色界者,不由功用自然安住第一寂靜解脫異熟住不復發起方便功用求此滅定令現在前。
上篇:成就二十法 | 下篇:癡 |
(術語)四十八輕戒之第四十一。誡內無可為人師之智德,外詐為智德,為利養名聞,貪求多數之弟子者。法藏謂之無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