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阿毗達磨辭典 > 正文
(術語)凡夫阿賴耶識之不覺義,分為十重言也。禪源諸詮四曰:此識(阿賴耶識)在凡,常有覺與不覺二義。覺是三乘聖...(術語)諸法實相之理體,無垢清淨。故曰無漏。法華經序品曰:是德藏菩薩,於無漏實相,心已得通達。...念誦之法可分五種。一般經軌多列舉四種念誦之說,僅秘藏記與金剛界對受記舉出五種念誦之名。(一)秘藏記之五種:(一...(術語)謂信三寶及戒而不壞也。天台仁王疏上曰:信三寶及戒不壞,名四不壞淨也。...【地論宗】 為唯識宗三系之一,是唯識宗的前驅。我國自北魏到唐初時代,許多精通、弘揚《十地經論》一派僧侶所形成...指念佛行者所起之心念,能繫住一處而不散亂,即後念繼前念,相續不斷,中間不雜餘念。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五六中...(界名)新稱極光淨天。舊稱光音天。色界第二禪之終天也。此天絕音聲,欲語時,自口發淨光而為言語之要,故名光音。...南宋臨濟宗楊岐派僧。號僧挺。為竹庵士圭之法嗣。嘗任福建福州鼓山寺藏主,故號賾藏主。紹興年間(1131~1162),編...【隨順毘缽舍那勝解相應作意】 p1373 瑜伽七十七卷二頁云:世尊!若諸菩薩,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於如所思所有諸法內...(書名)具名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六祖大師慧能於韶州大梵寺壇上所說之法。門人記之,尊為法寶壇經。略曰壇經。稱經者...【三摩地可愛非可愛等】 p0220 顯揚十九卷十頁云:問:何等三摩地,名為可愛?答:謂具慚、愧、愛、敬、淨信、如理...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聖八關...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
十方諸佛是在果地上圓滿了菩提心,我們業力凡夫是在煩惱、分別裡面有菩提心的那種體性,有時候又稱為如來藏。 有一...
一個人的成就,跟他的志向是有關係的。你一個志向太羸弱的人,你不可能有成就,不管你一天拜多少佛、念多少佛都沒有...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許許多困難與挫折,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然而,在困難與挫折當中,有人灰心了、沮喪...問: 弟子在生活中,體會到當今社會的種種五惡五痛情況。在工作中,無論是作報告還是統計,到處充滿虛假。所以弟子...一日,鄰近舍衛城的村莊中,有位婦人抱著孩子、拿著水瓶,準備到井邊汲水。當時離井不遠處,正坐著一位容貌端正的男...
《楞嚴經》說:理則頓悟,乘悟並銷; 事非頓除,因次第盡。理者是理性,即人人本心,本來平等之性。天台宗的六即是...
華嚴字母經過一千多年的傳承,已成為佛教梵唄的一顆明珠,堪稱東方文明最完美的歌樂之一。是學菩薩行、修菩薩道的一...佛教把整個生命分成兩部分:一個是外境,一個是內心。 一、外境是沒有錯的,因為外境在《唯識學》叫唯識所現,外境...
修行差別
【阿毗達磨辭典】
云何修行差別?略有五種,一勝解行菩薩,二增上意樂行菩薩,三有相行菩薩,四無相行菩薩,五無功用行菩薩,補特伽羅差別故。
上篇:行相 | 下篇:心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者 |
法界次第云:名色開之為五陰。所以開為五陰者,以惑者迷名遍重故。大聖教門,開名則為四,心對色合為五也。此五通稱...
凡夫十重妄
無漏實相
五種念誦
四不壞淨
地論宗
念念相續
光音天
守賾
隨順毘缽舍那勝解相應作意
壇經
三摩地可愛非可愛等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成就的大小跟胸量有關
如何戰勝逆境,在逆境中生存
如何對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極悲觀
一念淫心禍無央

既然理即是佛,我們與佛又有何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