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曰:「遊方人到某寺,先稅袱子,入旦過堂憩息,然後與師家相見。或謂旦當作且,即暫時來過之義,妄說不足從。按《陸放翁詩集·病中柬仲彌性詩》云:『心如澤國春歸雁,身是雲堂旦過僧。止此 』是以春對旦。又《城西聯句?庚韻》云:『十載旦過軾,同時寒食翃。止此 』是以寒對旦,故旦夕之旦明矣。蓋夕來宿而旦過去也。」
《禪苑清規·龜鏡文》云:「旦過寮,三朝權住,盡禮供承。」
《敕修清規·知客》云:「其旦過寮,床帳、什物、燈油、柴炭,常令齊整。」又〈裝包〉云:「如遊山到處,將及門,下包捧入旦過。」又〈遊方參請〉云:「遊方掛搭,初到旦過,推熟於叢林能事者一人為參頭。」又〈月分須知〉云:「四月初一日鎖旦過。」
解者曰:「自四月朔,止行腳,故鎖旦過也。」
《正法眼藏》云:「瑯邪和尚問舉和尚:『近離甚處?』乃至 瑯邪問侍者:『此是甚麼人?』曰:『舉上座。』瑯邪遂親下旦過堂問:『莫是舉上座麼云云。』」
《大慧武庫》云:「叶縣省和尚,嚴冷枯淡,衲子敬畏之。浮山遠、天衣懷在眾時,特往參扣,正值雪寒,省訶罵驅逐,以至將水潑旦過,衣服皆濕。其他僧皆怒而去,唯遠、懷併疊敷具整衣,復坐於旦過中。省到,訶曰:『你更不去,我打你!』遠近前云:『某二人數千里特來參和尚禪,豈以一杓水潑之便去?若打殺,也不去。』省笑曰:『你兩個要參禪,卻去掛搭。』」
《大川濟和尚天童錄》:「開旦過上堂云:『開門待知識,知識不來過。有個來不入門,去不出戶,問他洞山麻三斤、趙州柏樹子便惡發。吽!喫茶去。』」
《護法錄·會堂緣禪師塔銘序》云:「師道經寧海,日已暮,悲風號林莽間,師遑遑急走,欲求憩泊之地,竟不可得。夜行三里所,乃逢逆旅主人,破屋一間,不能蔽風雨,師竟夕不寐。明發,指天自誓曰:『所不能建庵廬,以延旦過者,有如日。』」
《叢林盛事》有旦過字,見〈稱呼類·兄弟〉處。
《破庵先禪師錄·行狀》云:「至平江萬壽旦過,值天大雪,夜坐,乃自念言:『行腳十年矣,此回若不徹去,又是虛生浪死。』」
《清拙澄禪師日本錄·晚參》云:「二十三上,出閩入浙,至淨慈。先佛心愚極和尚門庭高峻,旦過中八十餘人不得相看云云。」又〈圓融寺鐘銘序〉云:「大唐天目山中峰本禪師行腳時,止金陵一小寺旦過寮云云。」
宋景濂《護法錄·淨慈逆川順公塔銘序》云:「師走閩之天寶山,參鐵關樞公,師欲住,公叱,師下旦過寮潸然而泣。或憫之慰曰:『善知識門庭高峻,拒之即進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