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曰:「以號表所得之道也,即是表德號。今時以字為道號,而道號之外有表德焉。」

《禮記?郊特牲》云:「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大慧杲禪師〈答許壽源書〉云:「左右具正信,立正志,此乃成佛作祖基本也。山野因以湛然名公道號。」又〈答楊彥侯書〉云:「承需道號,政欲相塗糊,可稱快然居士。」

《明極俊禪師語要》曰:「諏方性了居士,過門需字,以號其道,餘摭『達空』二字授之。」又云:「崇福胤公藏主問號於予,予曰:『夫胤者,繼也,嗣也。受經所稟師訓,名既曰胤,宜以嗣宗二字號其道。』」

忠曰:「《語要》所言道號,字義自炳然。」

虎關煉和尚曰:「聖一在中華時,需道號於無準。準曰:『汝鄉里名何?』

一曰:『駿河州久能。』準云:『不可別求,但久能為號可也。』」

《勸善書》云:「宋僧惠詢,道號月堂,俗陳氏。」

《古今印史》云:「道號之稱,雖起於末世,然義各有取。或因性急而以韋自勉,或因性緩而以弦自厲,有思親而號望雲,有隱江湖而號散人,紛然不同,然皆士流則有之。今也不然,而胥吏之徒,往往而有。以號者眾也,恆慮其相同,崇尚新奇,有名木者,號曰半林;有姓管名簫者,號曰四竹。穿鑿亦甚矣,於義何居?且習以成俗,而稱謂之間,有不諳大義者,或責其友曰:『我長於汝也,曷不以號稱,而字我邪?』嗟夫!孔子祖也,子思孫也,嘗稱仲尼;明道兄也,伊川弟也,嘗稱伯淳。蓋字之者,乃所以尊之也,何獨取於號乎?古者相語名之質也,周人尚之以字文矣,末世別以號稱,彌文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