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曰:「諷誦之後願文,以所修善業,迴向所願事也。」

《敕修清規·聖節》云:「維那舉楞嚴咒,迴向。」

《摩訶止觀》云:「迴向者,回眾善向菩提。一切賢聖,功德廣大,我今隨喜,福亦廣大。眾生無善,我以善施;施眾生已,正迴向菩提。如回聲入角,響聞則遠,迴向為大利。」

知禮《修懺要旨》云:「修迴向者,所謂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初回事向理者,元由理具,方有事用,一切修證,不出理性,眾生強執,計是有為,今回此心,向於實際。回自向他者,昔迷理遍,凡所修善,莊嚴自身及己眷屬,今順本性,迴向眾生。回因向果者,一毫善種,三業熏修,不趣二乘,寧滯三有?修既順性,則成緣了二因,因必顯真,同歸咎竟三德,是名回因向果。此三種迴向,一切菩薩共修,是故行人依此迴向。」

《華嚴經·十迴向品疏》云:「回者,轉也。向者,趣也。轉自萬行,趣向三處,故名迴向。三處,謂眾生、菩提及以實際。上二皆隨相,實際即離相。」《疏》更開三為十,會十歸三,今恐繁不錄。

忠曰:「菩提與實際,見在迴向文。其眾生者,所謂四恩總報,三有遍資,法界有情,同圓種智是也。」又《華嚴?出現品疏》云:「真如語其體,法界生法所依,實際是窮事至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