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修清規·月分須知》云:「正月初一日,有處四孟月,大眾行道諷經祈保,次具門狀,官員、檀越、諸山賀歲。」

舊說曰:「門狀者,謁見人時,所呈單狀也。紙闊六七寸,內不書文字,自左方卷之,用絲束分中少已上,題姓名於其上。又名參榜,或曰參狀。」

《翰墨大全》云:「凡名刺門狀,用好紙,闊三四寸,左卷如箸大,用紅線束刺腰,須真楷細書。或倉卒無絲線,則剪胚紅紙一小條,就名上束定亦得。若辭人,則於名下書拜辭,謝人則於名下書拜謝,送人則於名下書拜違。」

又寫門狀式云:

具銜姓

凡門狀,用大白紙一幅,前空二寸,真楷小書,字疏密相對如前式。武官不用全幅紙,但闊四五寸,後不用具年,但云某月日姓某狀。公吏同武官式,僧道同官員式,尤貴細書。

太平老人《袖中錦》云:「古者未有紙,削竹木以書姓名,故謂之刺。後以紙書,故謂之名紙。唐李德裕為相貴盛,人務加禮,改具銜候起居之狀,謂之門狀。」

李濟翁《資暇錄》云:「門狀,文宗朝以前無之,自朱崖李相貴盛於武宗朝,且近代稀有生一品,百官無以希取其意,以為舊刺輕, 刺則今之名紙。 相扇留具銜候起居狀。而今又益競以善價紙,如出印之字,巧諂曲媚,猶有未臻之遺恨。井丹禰正平生於今日,其亦如是乎!」

《丹鉛總錄》云:「古以通名為謁,至漢猶然,晉人謂之門箋,唐人謂之投刺,今人謂之拜帖。《史記》:『酈生踵軍門上謁,案劍叱使者,使者懼而失謁,跪拾謁,還走入報。』《漢?徐稚傳》:『弔喪醊酒畢,留謁則去。』註:謁,刺也。」

忠曰:「門狀,辭別則主還之。見寇準事。」

《古今詩話》云:「寇萊公寫刺,訪魏仲先,議論騷雅,相得甚歡。將別,謂萊公曰:『盛刺不復還,留為山家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