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盛事》云:「前輩讚佛祖偈句並自讚語,各有矜式。今之例多杜譔,如自讚亦如讚佛祖之語,良可笑耶!唯密庵最得其體,贊云:『在家不讀書,行腳不參禪,隨流閑打哄,掘地覓青天。如今老大空追悔,捻人痛處力加鞭。』塗毒亦云:『眼瞎耳恆聾,鼯鼠技已窮。要見巖中主,白雲千萬重。咄!具眼者宜辨之。』」
佛弟子文庫 > 禪林象器箋 > 正文
平正有三。一村平正。二城平正。三國平正。此諸平正。聚集現前。同檢問時。名對平正。...又作非常觀。觀法之一種。觀一切萬物之變化無有常法,稱為無常觀。此觀法乃入佛門第一要門,古來先聖多以此為發菩提...(術語)八犍度。【又】二十犍度之一。四分律五十一卷以下三卷說規定修道資具之章也。...又作一摶食、節量食。乃圓狀之食物。佛教行者一次僅能接受一揣食之供養。為十二頭陀行之一。(參閱「頭陀」6362) ...(地名)Jambudvīpa,閻浮提六洲之名,在須彌山南方鹹海中,故云南。是吾人之住處也。...(雜語)入道之境也。沈約文曰:若非積毫成仞,累爝為明,無以方軌慧門,維舟法岸。...【在有四種】 p0631 大毗婆沙論五十二卷十六頁云:此中在者:在、有四種。一、自體在,二、器在,三、現行在,...指人死後第四十九日,即滿中陰之最後一日。又作七七日、盡七日、滿中陰、中陰滿。人死後即刻受生為中陰(中有)之身...復次成就相如前已說謂於善不善無記法,若增若減假立獲得成就,此差別有三種,謂種子成就、自在成就、現行成就。...【菩薩】 肇曰:正音云:菩提薩埵。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無正名譯...佛滅後,諸宗紛紛成立,其中求羅漢之證悟者為小乘宗,求作佛者為大乘宗。...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來諸...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今略標所以。謂此三十頌中,...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有摩訶比丘僧萬二千人,皆...
一、初露神異 覺賢,梵語佛馱跋陀羅,古印度迦維羅衛國(今尼泊爾)人,釋迦族,在少年時就以禪定和戒律的成就而聞...
《華嚴》一微塵中,具足十方法界,無盡莊嚴。此則如《大本》云,於寶樹中,見十方佛剎,猶如鏡像故。《佛說阿彌陀經...有這樣一個實驗:科學家把兩隻大白鼠放進一個裝了水的容器中,它們會拚命地掙扎求生,能維持8分鐘的時間。然後,在...諸仁者!於彼遠離貪慾因緣,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 一者、身根不缺。 二者、口業清淨。 三者、心不散亂。 四者、得...
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阿逸多!是諸善男子等,不樂...問: 弟子有一個問題請教,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說,具足信願,散亂心念佛能往生。一個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會遭遇到挫折和失敗,情緒的平衡因此也會受到破壞,假如把什麼都悶在心裡,久而久之難免會得憂...
當下能令心清涼、解脫是妙法,此妙法向自己求就有了,不用遠求。令人此時此地能夠遠離、滅除熱惱是正法的特質之一。...
讚
【禪林象器箋】
上篇:齋罷 | 下篇:齋板 |
凡六卷。又稱大明經、大明度經。吳.支謙譯。收於大正藏第八冊。內分三十品,有:行品、天帝釋問品、清淨品、不可計...
對平正
無常觀
雜犍度
一揣食
南閻浮提
法岸
在有四種
四十九日
成就
菩薩
大乘宗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馱跋陀羅尊者畫傳

極樂世界的空間解脫境界
給孩子希望
遠離貪慾獲十種功德

一個人越有特色,功德就越不容易圓滿
具足信願的人會散亂念佛嗎
化憤怒為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