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阿逸多!是諸善男子等,不樂在眾,多有所說,常樂靜處,勤行精進,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亦常樂於諸佛之法,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前面說這個令發道意,這個發心不是一般的菩提心,諸位,這個是圓教的初住,這個發起真實的圓教初住的菩提心,這個是破無明證法身的菩提心。
所以前面從建立大乘善根以後,到最後的功德增上,就講到他的來處跟住處。此諸菩薩都是在娑婆世界之下,此界的虛空中住,前面說過。法身菩薩是有地方住的,以清淨法身為住,那麼這是理觀的智慧安住。那麼他事修呢?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維分別,正憶念。他經常讀誦大乘經典來當作自己一種增上的助行,以理觀為正行,以這個讀誦經典為助行。
前面是總說,這以下是別示:
阿逸多!是諸善男子等,不樂在眾多有所說。那麼這個理觀智慧現前的時候,他是不樂在眾。這個不樂在眾是表法,這個眾表示什麼呢?蕅益大師說就是五蘊身心,我們凡夫是喜歡主宰五蘊身心,有感受有想像,妄想出來的時候,我們去主宰它,主宰它就開始造業了。
那麼這些法身菩薩呢?不樂在眾,他們遠離對五蘊的主宰。那麼也不要多有所說,對於外境的種種虛妄分別也是遠離的,向內遠離五蘊的主宰,向外遠離這一切有為諸法的分別,所以常樂靜處,安住在法身的寂靜處,而且勤行精進,未曾休息。
平時亦不依止人天而住。這個人天是怎麼回事呢?蕅益大師說,人天,這個人是有相的分別,天是空性的執著,所以他不依止人天,遠離空有二邊,安住中道。那麼這個是講到他的安住處,他的理觀。
那他的事修呢:常樂深智。常樂深智前面說過,喜歡讀誦大乘經典,產生正憶念,無有障礙。而且他也樂於修學諸佛之法,諸佛之法就是六度法門,依止理觀事修,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這個地方講到這個法身菩薩,當然他成就大乘善根的時候,發起真實的菩提心的時候,是釋迦牟尼佛所教化,後面就開始自修了,他的功德增上,就講到理觀事修。這個理觀就說明,不樂在眾,不樂多有所說,常樂寂靜,理觀;他的事修呢,好樂修習諸佛之法,好樂讀誦大乘經典。
這段經文在法身菩薩的理觀事修,蕅益大師用兩句話作為總結,他說這些法身菩薩在理觀的安住跟事修的增上的時候,他們是隨順一種:法界一相,絕待無疑。不管修什麼法門,他只有一種相狀,法界一相,而且他不管修什麼法門,是功德圓滿的,不會有所欠缺,我們作一個說明:
法界一相,絕待無疑。
我們凡夫修學,因為沒有理觀,所以我們用攀緣心修學,所以你注意看,凡夫修學有一個特色,他修什麼法他就出現什麼相狀,這騙不了人的。
你看喜歡做義工的人,你遠遠看他就知道這個人喜歡做義工,佈施相現前;喜歡持戒的人,你遠處看他,他就有一種持戒的相狀出現;凡夫就是這樣子,就是凡夫在修法的時候,他是取相修法。
法身菩薩修法是離相,離一切相。修一切法,但是他離一切相。所以法身菩薩他修佈施,他沒有佈施相,法界一相,以無相為相,所以他有什麼好處?好處可多了。他佈施的時候離佈施相,所以他佈施的時候就有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功德,那我們在佈施的時候,把自己現成佈施相,一旦有相狀就跟其它的相狀排斥了,所以你這一輩子就只能做佈施了,因為你佈施就排斥了持戒,排斥了忍辱,也排斥了禪定、智慧。所以你看一個人他修行的相狀越明顯,他六度圓融的力量就越薄弱。一個人越有特色,他功德就越不容易圓滿,簡單講就是這樣的。
所以這個法身菩薩,蕅益大師說,法界一相,因為他法界只有一相,以無相為相,所以他的功德能夠絕待圓融而圓滿,修一法具足無量的法,就是講到這個法身功德。這個法身的菩薩從前面釋迦牟尼佛的教化,他成就大乘善根,信解、觀照、發願以後,透過理觀,事修,不斷的增上,所以才有你現在看到的從地湧出的大智慧、大神通、大福德、莊嚴的菩薩。
《妙法蓮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