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當時為什麼要說《佛說阿彌陀經》?我們從八個意義上面分門別類地來了解一下。
第一個,佛說這部經典,為了大悲憫念末法眾生為作津梁。
這是什麼意思?大悲就是佛的慈悲心,我們要知道釋迦牟尼佛當時在成道的時候,我們這個世界已經進入到濁世了。人壽在二萬歲的時候,開始進入劫濁,就是進入到五濁惡世了。現在正值末法時期,進入到斗諍堅固的時間段了。所有的眾生都是非常可憐的。你不信,大家放眼觀一下現在的世界,不論我們是在家庭內也罷,社會中也罷,大家都養成了一個習性,就是鬥爭。不要以為說鬥爭,除了你死我活,非得動刀子出人命才叫鬥爭。就是下意識的,人與人之間,都是一個你高我低的狀態而每天碰撞著,這是已經改不了的事實了,共業形成這樣。在這樣的一種情境下,佛發這個慈悲心憐憫五濁眾生,說再沒有其他的法門,讓你們這種生活狀態的人,能夠趕緊得度,只有《阿彌陀經》說的這個法門,才堪在末法時期,讓大家上這個解脫之船。所以這叫做大悲憫念末法眾生為做津梁。津梁是什麼意思?津就是渡口的意思,大家依著這個能夠得度,只有這條船了,這是第一個大悲。
第二個(大悲)就是說佛滅度以後,不要說我們現在了,佛滅度以後,當時的佛弟子慢慢見不到佛,都開始善根退化了,福德智慧越來越淺。雖然這樣,可是佛法還存在著,只要我們有信心,就能夠依著這個法門,能夠超越生死,這是佛的第二層大悲。
第三個(大悲)講到末法時期為作津梁,剛剛聽完《無量壽經》的人,還能夠記憶猶新。昨天講到佛法滅盡了以後,獨留這部經典住世,還有一百年的時間。大家不要以為說《無量壽經》裡邊講到的是這樣,《阿彌陀經》也是小本的《無量壽經》,所以在這個眾惡滔滔,眾生無有依怙的時候,能夠講解這部經典,做為我們的慈航,解脫之船,是佛的第三個大悲心。
第二點,就是這個法門最為殊勝方便。
為什麼要說呢?特別於無量法門中出勝方便故,入佛法之道,本來是怎麼樣都可以的,隨自己的根性,隨佛的教法,只要能夠契合就行。可是所有的法門中,怎麼才最方便,最難和易之間,我們能夠抉擇最容易,這是需要大家用心的。為什麼說這個法門叫做勝方便?
第一個,不值佛世,得常見佛方便。就是說,一個道人能夠生在佛前修行,這是非常大的優勢,但是我們現在已經失去了這個優勢,既然失去了這個優勢,以佛說的這個法門,我們快速的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在那裡天天親近阿彌陀佛,等於又在不具備這個優勢的情況下,我們成功的反轉,又回到這個優勢上了,這就叫做不值佛世,得常見佛方便,常能夠見佛。這種加持力是我們生在佛前佛後的人,現在還不能夠體悟到的,打個比方,大家都常來聽法,你想這就不要說現前見佛了,光佛說的這個法,現在還是由法師們來輾轉的宣說,我們聽的時候就覺得相應,一不聽,有時候就會退卻,何況常在佛前,見佛聞法,這是不言而喻的事。第一個方便,常得見佛。
第二個方便,不斷惑業,得出輪迴方便,就是我們沒有斷煩惱,現在我們已經沒有能力斷煩惱了,大家想想,我們的修行就這樣,不要說斷煩惱了,伏都伏不住,不要說伏住煩惱了,煩惱現行的時候,我們讓它煩惱心淡一點,或者說緩一下,我們都做不到,那是劈裡啪啦的煩惱馬上就現行,就發揮出去了。你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說能夠了生脫死,脫離輪迴,我們國人常喜歡說基本,基本不可能,是絕對不可能了,出不了這個輪迴,但是如果依著《阿彌陀經》的這個教法,不要斷惑業,哪怕煩惱一點沒有斷,只憑著信願持佛名號,就能夠脫離輪迴,往生西方。
第三個方便,就是不經多劫,即得解脫方便,快速的得解脫,這樣的一個方便,其他教法沒有,為什麼沒有?你看剛才我們講到大乘法和小乘法的區別中,說時間不一樣,小乘法裡邊最快的三生,最慢的六十劫,可是小乘法最快的三生,縱然證到羅漢果,他不是像往生西方一樣就這麼解脫,他是得了一個羅漢果,還沒有成佛,往生西方是直接去成佛的,這算最快的根器了,慢的根器六十劫,六十劫在於我們來講,那得多長的時間。但是修淨土法門,依著《阿彌陀經》這樣的方法,快速的得解脫方便,不必要經歷這麼多的時間,就要一生,乃至執持名號中,若一日乃至七日,就能夠得度,這麼一個法門,這是第二點,於無量法門中,推出這個最勝方便法。
第三個,為了激盪生死凡夫,令起欣厭思想。
欣求的欣,厭離的厭。因為大家都沉溺在這樣的一種苦海中,迷失了自性了,都心甘情願的在輪迴中打滾,曠劫以來到現在,我們都沒有休息過一次,所以佛在《阿彌陀經》裡面有一句話叫:彼佛國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就是在這經典裡面講的,在這裡給我們示現苦和樂的兩個國土,來提出折攝二門,什麼叫做折攝二門?以苦來折服我們,這個世界太苦了。以樂來攝受我們,極樂世界究竟圓滿,告訴我們極樂世界之樂,讓我們起欣求極樂的欣,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太苦,讓我們起厭離娑婆的苦,這是講《阿彌陀經》的第三點。
第四點,要勉勵初心的菩薩能夠親近如來,親近彌陀。
為什麼,可能我們現在聽這樣的一種說法,還覺得說,好像這個必要性我們建立不起來,就是大家的心可能還不在這個道上,覺得初發心的菩薩那就好好修吧,可是我們要知道,這個修裡邊最苦的事是什麼,就是退。諸位都是修行人,我們反觀一下自己,進進退退沒完沒了就痛苦,非常痛苦,非常惱恨懊惱,這是修行人的一個大的要攻剋的難關,就是退。因為你忍不住,你殊勝的忍力沒有成就,就像小鳥一樣,那羽毛沒長開的話,你只好纏繞著樹葉來來迴迴動作一下,你不可能高飛遠上的,就像吃奶的嬰兒一樣,你必須依偎在母親的懷抱中,隨時隨地要用母乳來養育,否則我們一離開母親就可能餓死,入不到這個忍力不退的這個地位中,那是非常痛苦和有風險的。
所以佛講《阿彌陀經》,趁著我們剛剛發心學佛的勁兒,然後趕緊依著信願行往生到西方,在那兒親近阿彌陀佛,證得這個殊勝的忍力法忍了以後,成就了佛這個果位了,再乘大願回過這兒,苦海度眾生的話,這是一個四兩撥千斤的方法,這真的是得了大利益大便宜了,所以在經裡面說,我見是利,故說此言。隨著我們後面的講解大家細細的體悟,這是第四點,佛說《阿彌陀經》的用意。
第五點就是為了全部的攝受,利根眾生也罷,鈍根眾生也罷,都能夠快速的度脫。
為何這麼講,大家學佛在初開始入門時候,或者在跟同修們討論教法的時候,都會生起這種感受,就是根性不一樣,修一個法門,有的法門比較高,有的法門比較下。根器來講,有的比較利,有的比較鈍,那麼利根的話,就覺得修一些還比較得力,那鈍根的話,或者沒聽教法,或者不了解佛學等等這些,下根器的人他就覺得很自卑了。這樣的話,這個差別相就出來了,分別心就出來了,很可能就把一些人甩在佛法大海之外,錯過良機了,唯有淨土法門可以上下根器都能夠兼而圓收,都能夠把他收羅進來,都能夠得度,也就我們教法裡面講到的萬病總持,念阿彌陀佛叫做阿伽陀藥,什麼病都能治,什麼根機都能相應,什麼根器都能圓滿,不在這上面看你是利根還是鈍根,是上根器還是下根器,不撿擇這個的,都可以。
就跟一千種器皿只要到大的冶金的熔爐裡邊,都會被化在一起,所以這才叫做慈門廣大,普度無遺,沒有遺漏的,都行。只有淨土法門才能真正意義上體現佛的平等同視,無緣大慈大悲的精神,只有這個法門。你看我們現在學習佛法,有的人沒有時間你了解不了,沒有根性你入不進去,特別我們有時候業力深重,還在這個上面喜歡攀比,喜歡我慢等等,確實就把一些人的善根給可惜掉了,這是第五點。
第六點,為了護持障礙多的行者不遭墮落。
這就是更能夠顯現出佛的這種攝取不捨的慈悲心。為什麼呢?我們有時候因為不修行,你可能還意識不到這一點,在末法時期修行,這個障礙違緣,這種魔力邪知邪見,太多了,真是防不勝防的,有的人根本不知道就被卷進去了,大家要知道,這個正知正見一旦有虧的話,馬上就陷入邪知邪見中,那你就完蛋了。這可真的不是嚇人的,陷得太多了,有時候在線上有些同修提的問題,我就覺得,你怎麼就往那兒看,往那兒想,往那兒接觸呢,為什麼現成的這些祖師的見解開示,佛經裡面明明白白說的法,他不去了解不想理會,誰誰誰說一下他馬上就相應,這為什麼?就是我們說的障礙多,多障啊,過去的因緣結的就是這樣,因果中種的種子就是這樣,繞不過去嘛!
所以如果沒有阿彌陀佛這個願力攝持,威神力加被的話,我們每個人都是入魔道的優良品種,根本解脫不了。那麼《阿彌陀經》淨土法門,就等於說釋迦牟尼佛講出來,為讓阿彌陀佛的威神願力,能夠加被行人在修行這個大光明藏中,不會遭遇這種魔事,他會暗中(有)這種佛號的加持,願力的護念,讓我們直至正知正念的道場,就是每個人的正念都分明,不會遭遇魔事,不會遭遇邪知邪見的,這是第六點,為什麼要講《佛說阿彌陀經》。
第七點就是希望以有念心入無念境。
這是最需要大家了解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在學習經教中,好多經典是講空性的,講不可得,講無念清淨的,那大家想想,本來是沒有念,你現在讓我們起念念佛,這不是跟佛的教法相違背,相乖的嗎?可是我們不知道,這個法門的巧妙性就在這裡,以有念心入無念境,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眾生無始以來的妄想習氣,平常我們都沒有追逐和觀照過,看不清楚它,我們都是由著它牽著走,我們還不知道在被它牽著走,被妄想妄念。
那麼今天教給我們念佛,就是什麼呢?讓我們以毒攻毒,用兵止兵。這樣的話,那麼我們的這個病體,這個妄念,才能夠入到清淨的無念中來,但是很多人不能夠了解這個妙處,他就覺得好像佛法的清淨無念境界,你為什麼要勸大家有求有念呢?他不知道這個正是來治以有念入無念的最佳方法,往往我們會把有念跟無念這兩種境界把它截然分開,可是就跟我們現在說,以為生了病的身體跟健康的身體是兩個身體,孰不知你把有病的身體治好以後,它當體就是健康的身體,你用佛念把我們的妄念止住以後,當體就是清淨無念的狀態。就跟我們說,看到這個國家裡面的賊寇造反作亂,那麼你把他平息以後,大家就是良民嘛,就是國家上好的子民,不是把造亂的人民全部殺光以後,這個國家才能生出來上好的良民,不是這樣的。就像七年的治病,久亂的民眾,你把他治理好了,這就對了。
所以說還是以這個念,以念心攻於妄念,以一句佛的名號,換取我們百千萬億劫的雜染念頭。從妄起,來顯現這個真,從波中,來見水的本性,這就叫即念即空,當體於念中得菩提清淨,這就是執持名號的好處。好多時候我們誤以為說,讓你念佛念佛,那你這不是又起一個煩惱念嗎?想念佛的念頭也是妄念啊,不可以這麼說,不要誤會。
第八點就是讓我們在最近的修行路中,再找到一條近路中的近路。
因為其它的法門學習道法,要得解脫,真的跟萬里迢迢一樣,太久了嘛,我們經不起這種耗,生死苦海中好不容易積攢點功德,一生一死,又把它給耗乾了打了折扣。但是這個念佛法門,它是近路裡面的近路,又是可以含攝遠路的一切功德。所以你看在《無量壽經》無量壽佛的名號中,就把所有極樂世界的莊嚴殊勝,非常流暢的給陳述出來,陳述出來以後,並沒有深入的去講淨土法界的甚深高妙,而且是去繁從簡。我們在經文的講解中大家會知道,《佛說阿彌陀經》有三句話大家學進去就好了。第一個就是相信,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第二個就是相信,彼佛國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我們要發願往生;第三個就是相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聽到阿彌陀佛,乃至一日到七日,或者十念到一念,都可以成功得度往生西方,就這樣的一個至簡至鈍的法門,所以叫做近路中的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