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解】復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義。的標實境。令欣求故。誠語指示。令專一故。簡非乾城陽焰。非權現曲示。非緣影虛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權小故。圓彰性具。令深證故。《彌陀要解》
這裡重釋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不是過去的、未來的,而是現在那裡真真實實存在的。我們現在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可以見到清淨大海眾,見到殊勝莊嚴的依報環境,見到正報教主阿彌陀佛。佛講法具足「四悉檀益」,這裡就是用四悉檀讓我們得到真實利益。
一、世界悉檀,得歡喜益。「的標實境。令欣求故。」西方極樂世界是真實存在,依正莊嚴,無有眾苦。我們生活的娑婆世界是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眾生一聽到還有極樂世界這麼好的地方等著我們,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黃金為地,天雨妙華,這麼殊勝的環境,就生起歡喜心,欣求心。
二、為人悉檀,得生善益。「誠語指示。令專一故。」在經中,釋迦牟尼佛及六方諸佛都勸導我們一心求生極樂世界,為什麼要專一呢?因為娑婆世界的眾生有個很大的毛病,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心始終不定。自己在一個地方待長了就覺得這裡不好,覺得別人的地方都是好的。聽別人講彌勒淨土好,馬上又要到彌勒淨土去;聽別人講藥師琉璃淨土好,又要到藥師琉璃淨土去,最後什麼地方都得不到利益。
三、對治悉檀,得破惡益。「簡非乾城陽焰。非權現曲示。非緣影虛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權小故。」這是蕅益大師在給我們打預防針。末法時期有種種邪見,特別是對極樂世界的認識沒有深入理性,便無法理解。蕅益大師很慈悲,早預料到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寫出來,不讓邪見障礙我們對極樂世界的信心。
「簡非乾城陽焰」,「簡」是簡別。「乾城」是乾達婆城,即海市蜃樓,虛幻不實的。極樂世界不同於乾達婆城,也不是陽焰。「陽焰」,春天大晴天時,在田野裡可以看到飄浮的焰,遠看像水,近看什麼東西也沒有,口渴的野鹿看到它以為是水,跑過去卻什麼也沒有,上當了。
「非權現曲示」,「權」是權巧方便。這裡蕅益大師特別舉了一個例子,唐代李通玄長者,他在《華嚴經》上很有見地,曾經註釋《華嚴經》感召天人供養,但他對淨土法門不了解,認為西方極樂世界是權巧方便,接引小根性的人令其求生。這種見解是不正確的,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及歷代淨土祖師都在破斥他這個邪見。
「非緣影虛妄」,緣影虛妄指第六意識心,緣慮心。緣慮心跟外塵接觸後,把這個影子投入在阿賴耶識裡面,舉體皆妄,不是真實的。凡夫把第六意識心認作真心,因而覺得極樂世界在心外,這是錯誤的知見。
「非保真偏但」,上面是破邪魔之見,底下破權小之見。保真,是藏教阿羅漢證得的保真涅槃。「偏」,是藏教偏真涅槃。保真涅槃、偏真涅槃也是化城,不究竟,沒有真實見到佛性。「但」,是別教但中,執著於這個中。極樂世界是圓中之妙有,非偏非但。蕅益大師為防止我們落入這些邪見,提前寫出來讓我們明白,能有免疫能力。
四、第一義悉檀,得入理益。「圓彰性具。令深證故。」圓融彰顯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實不出我當下一念,因為這些都是自性當中本來具有的。比如阿彌陀佛,是無量壽無量光,自性本來就具有無量壽無量光;觀音菩薩大慈大悲,自性本來就具有大慈大悲;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自性本來就具有依正莊嚴。法藏比丘在因地圓滿的修行,就彰顯了果地上的圓滿。所以我們現在求生西方,通過事相上有淨土可求,來顯現出我們的自性清淨莊嚴,從而契入中道實相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