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五蘊的身心世界,本質卻是真如本性呢

菩薩遇到因緣的假相,第一件事情,不是馬上處理,先觀察——你本來沒有這個因緣的,安住在一念心性,從假入空,從一個假名、假相的因緣當中回歸到一念的真如的心性。

那麼接下來,菩薩要做什麼事呢?——從空出假。這個空就是我們的清淨心,菩薩從清淨心當中又出現一個假相,又重新面對我們的五蘊的假相,從假相當中去培養我們的菩提心、培養我們的六波羅蜜,從假當中來成就菩薩的功德莊嚴,我們講借假修真,假借這個假相來開顯心性的功德,這個就是我們一般說的調伏。這當中有三段,丁一、總標,丁二、別明,丁三、結示。我們先看第一個,從空出假的總說,看經文:

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佛陀這個地方是用問答的方式。佛陀問阿難尊者說,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為什麼說五蘊的身心世界,它的本質卻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呢?這段我們說明一下。我們的身心世界,我們的果報體、生命體,其實就是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的看法,當然生死凡夫是完全地執著,把五蘊當真,住在我們的感受、想像,所以我們的生命弄得一團糟,這是顛倒眾生,完全地投入。

二乘人對五蘊的看法是完全地排斥,你看二乘人對五蘊是修不淨、苦、無常、無我,是完全沒有正面的思考。所以,二乘人對五蘊的態度,我們叫作滅色取空。這個色不是色法而已,包括整個五蘊。把五蘊完全滅掉以後,安住在另外一個偏空的真理。所以,二乘人對五蘊的態度是斷滅的,完全地否定。凡夫是完全肯定,二乘人是完全否定。大乘佛法是認為,五蘊是有所否定、有所肯定。

在《楞嚴經》有一句話叫作「觀相元妄,觀性元真」,這句話什麼意思呢?佛在《楞嚴經》對五蘊的看法是說,五蘊的假相,這個你不能當真,因為它生滅變化的,這個相狀是虛妄的;但是五蘊的本性卻是菩提之性,這你可不能否定,離開了五蘊的菩提性,那你就不能修菩提心了,你就不能修六波羅蜜了。

所以說,小乘佛法在修學五蘊他是以斷滅為他的最高指導原則,他是一個「斷」字。大乘佛法對五蘊是一個「轉」,轉識成智,或者是返妄歸真,他是「轉」。他認為五蘊是相狀是虛妄的,但是它的本性是真實的,是菩提性的。這個觀念你懂了以後,我們就可以看下一段了。

所以這以下對五蘊的看法跟聲聞人對五蘊的看法——全盤否定——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對五蘊是改變它,而不是斷滅它,這個是大乘佛法的思考。

好,我們看別明。別明分五段,戊一、明色蘊即藏性,戊二、明受蘊即藏性,戊三、明想蘊即藏性,戊四、明行蘊即藏性,戊五、明識蘊即藏性。首先我們看,色蘊的本質就是如來藏性,也就是我們眾生本具的真如本性。為什麼這樣講呢?看經文:

阿難!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觀晴明空,唯一晴虛,迥無所有。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花,復有一切狂亂非相。色陰當知亦復如是。

我們應該要怎麼樣地來正確地觀察色蘊呢?佛陀先講到五蘊的如實空義。先從假入空,我們遇到事情是先從假相當中帶迴空性。那麼佛陀講出一個譬喻,他說比方說有一個人,這個人以「清淨目」,這個眼睛是健康的,它可以看清楚任何的東西。

健康的眼睛去觀察晴朗光明的虛空,這個所觀的境也是晴朗光明的。所以健康的眼睛去看晴朗的虛空,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呢——唯一晴虛,迥無所有——看到的結果是萬里晴空、沒有任何的烏雲。那麼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比喻我們眾生的一念心性是本來沒有這個色蘊。

你現在是一個男人的相狀或者是一個女人的相狀,是你本來有的嗎?不是,那是後來的業力的因緣才顯現的,你本來不是這個樣子。你說,誒,我今天這個樣子,那我把生命回歸到原點,我們把生命歸零的時候,那什麼是我的本來面目?

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唯一晴虛,迥無所有」,我們的本來面目是什麼都不是,是離一切相,簡單地講就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這個是很重要的思考,因為我們的本來面目是清淨的,所以生命才可以重新捏造。如果說我們的相貌本來就是這樣,那糟糕了,本來就是這樣,就是它有實體嘍,你不管怎麼修行,它就沒辦法改變了。

所以,我們的本來面目是「唯一晴虛,迥無所有」,所以你現在的相狀也只是你過去生在某一個空間、某一個時間,你曾經造了某一個業,在阿賴耶識當中很多很多的業,其中某一個小業它成熟了,它成熟以後從阿賴耶識的藏識海中冒出來了,就變成你這個樣子。跟你的過去生、或者是過去生的過去生的某一生的某一個業力有關係,你的本來面目不是這個樣子的,那只是一個因緣和合所出現的一個暫時的假相。

那麼我們本來是沒有的,那是怎麼有的呢?看如實不空義: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這個「其人無故」這句話很重要,就是說他是無緣無故的,「不動目睛」就是說我們的眼睛啊,我們正常眼睛是眨來眨去的,這個人突然間對某件事情產生執著,他的眼睛就用瞪的,就不眨眼睛了。

那麼從本經的意思,這個譬喻的意思就是說,「不動目睛」就是說這個人開始,仁者心動,一念妄動。清淨本然、週遍法界,但是這個人突然間動了一念的攀緣心,動了攀緣心以後呢,瞪以發勞,他又相續地去想像、去執取,就產生了煩惱。

瞪已發勞就是這個人產生煩惱,可能是貪愛他、或者是特別地厭惡他,總而言之,愛憎取捨的對立的思考出現了,瞪以發勞。那麼有煩惱以後就造業了,則於虛空,別見狂花,造了很多很多的業力,最後就出現了很多的狂亂非相,就招感了三界的果報,就出現我們這個樣子。

就在清淨本然當中,我們過去生看到了某一個人、或者說出現某一件事情,然後仁者心動,可能動了一個善念,去造了一個善業,你今生長得特別的莊嚴,也可能你動了一個惡念,去造了罪業,今生長得就普普通通。總而言之,業力就是仁者心動、去造業,而出現的。所以講,色陰當知亦復如是。

這地方告訴了我們兩個真相,第一個、我們本來是沒有任何相狀的,第二個,由於我們在某一個時空的一念妄動,所以造了很多很多的業,這個業成熟了,就暫時地出現你現在這個樣子。這個就是色蘊是這麼回事,就是空假中三觀,第一個,從空觀照了心性的本體——清淨本然,週遍法界。假觀,看到我們心性的作用,所謂的循業發現,每一個人根據自己的業力去發現你的相貌。

當然,這個地方的意思,我舉個例子。比方說,我去年有一天在回我的房間的時候,我開門,不小心,門撞到我的頭上,現在這還有一個痕跡,撞了一個包,在這裡,腫很大。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問大家一個因緣觀,我這個包從什麼地方來?你說,誒,門給我的,門撞到。門裡面沒有包啊,它是一個木頭啊,木頭怎麼會長出包呢?

你說,誒,這個是從你的頭上長出來的。那我頭上長出來,要是沒有門來撞我的話,我也不會頭上長出這個包啊。那我問你,當門跟我的頭接觸的時候,把這個包創造出來了,頭上這個包創造出來,這個包從什麼地方來?諸位想過嗎?不是從門,也不是從頭,答案是——覓之了不可得。只就是我在某一生的業力成熟了。所以你業力成熟的時候就出現了,叫循業發現。

所以他講「其人無故」,這個地方就是說虛妄的假相是沒有根源的。佛陀講出一個虛空的花,他說虛空的花是怎麼來的呢?虛空本來沒有花,我們眼睛有毛病,長了一個所謂的「翳」,眼睛有毛病,我們看到虛空有花。好,佛陀就問阿難尊者說,阿難,你認為虛空的花是怎麼來的呢?你說它從虛空而來,虛空不可能長出花;你說我眼睛有毛病,說從眼睛中來,但是眼睛也不可能有花。但是你眼睛有毛病跟虛空結合的碰撞當下,就把花創造出來。

我們的色身亦復如是,只能夠說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只能夠這樣講。就是業力成熟了,它表現出來。等到有一天,支持你這個色蘊的業力、這個能量釋放完了以後,你就覓之了不可得,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你說,幾十年後我釋淨界這個相狀跑哪裡去了呢?回到空性去了。我從空性中來,也回到空性中去,我又出現另外一個相狀。這個就是色陰當知亦復如是。

佛法對於色法的看法是這樣子的,它是沒頭沒尾,只就是在當下的一個暫時的假相。但是這個假相你好好利用,它會創造廣大的功德;這個假相你一旦執取,它就把你帶入生死輪迴。所以,大乘佛法對於假相的看法是說,它是眾惑之門,但是它也是眾妙之門。

你輪迴生死是靠這個假相來的,因為你執著它嘛;但是成就無上菩提也得靠它,你要靠你的色身來拜佛,靠色身來佈施、持戒。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色蘊的相狀是虛妄的,但是它的本性是菩提性。大乘佛法看問題是比較中道的,它不像凡夫的完全的執著,它也不像二乘人完全地排斥,它是中道的思想。

《楞嚴經修學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