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必讀的經典

人們往往用「浩如煙海」或「汗牛充棟」等詞彙來形容佛經數量之多。對於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來說,面對如此浩瀚的經典,難免望洋興嘆或望而卻步;就是那些已開始信佛、學佛的人,究竟要讀哪些經典,又到哪裡能請到一些必讀的經典,也往往無從措手。

這幾年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怎樣編一部類似基督教《聖經》那樣的書,供一般在家信佛、學佛的人學習、讀誦。這個問題一直有人在探索,並且也有不少成果,像《在家學佛要典》、《佛教聖經》等書的問世,都在這方面做了很有益的工作。

但所有這些工作都還只是一種嘗試而已,並沒有真正形成一種具有較強適應性的基礎佛典匯本讀物。

1988年以來,本人先後為京、津、冀、豫、魯等地的數千在家信徒傳授三皈五戒,尤其感到選編一部適合在家佛教徒閱讀誦持的經典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這是要編《學佛經典必讀本》的因緣。

必讀經書要根據起信、發心、皈依、守戒、自利利他,般若為先導,禪定為根本的修學次第,在汪洋無際的教海中選編了十幾種經書,以適應在家教徒讀誦受持的需要。這十幾種經典,除了《隨念三寶經》、《吉祥經》是當代人翻譯的以外,其餘都是古德翻譯和著述的。

《隨念三寶經》 是著名譯經大師法尊法師1962年4月22日從藏文《大藏經》中譯出。譯者在《序言》中說:「凡是佛陀的弟子,當隨時憶念所歸依的三寶功德,培養自己對三寶的虔誠信敬心。」「由憶念三寶功德生善法欲、起精進行故,行者也能如實學習佛陀斷除一切過失、證得一切功德,是謂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憶念三寶功德是佛弟子純潔信仰、修學佛法的基本法門。」序言中還說到此經在藏傳佛教中是僧眾每天進食前必誦的經典。可見此經重要性的一斑。把這部經列為第一,其用意即在提醒佛弟子隨時憶念三寶的功德,策勵自己,不斷地增強信心,為上求下化而精進修學。

《八大人覺經》 是我國翻譯最早的經典之一,全經雖然只有三百多字,但內容極為重要。經文所列的菩薩八種覺悟,概括了一個佛教徒從初發心直至成佛整個修學過程的要義。這部經不但內容精闢、重要,而且譯文典雅通暢,便於讀誦受持。

《吉祥經》 是著名佛教學者、已故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李榮熙居士從南傳大藏經中譯出。譯者在附言中寫道:巴利文《吉祥經》「系南傳佛教各國及我國雲南傣族地區佛教僧俗信徒日常念誦經文之一。」經文列舉的十一種吉祥,概括了做人的方方面面,我們依之而行,便無往不勝,無處不安,無時不順。

《善生經》 是一部宣示學佛必須以提升人倫道德、實踐人乘善法為根本的經典。佛法約可分為五乘:一、人乘法,二、天乘法,三、聲聞乘法,四、緣覺乘法,五、菩薩乘法。人乘法以五戒十善為根本,能修中品十善即得人身,依此善行以保持人格,並使來世不失人身。佛陀應化在人間,所以佛陀說法教化的對像是以人類為根本,佛初成道時即先為提謂長者等說五戒十善等人乘善法。人乘善法上可通於天乘,進而可為聲聞、緣覺、菩薩等出世善法的基礎。我們學佛的人首先必須把盡職盡責地做人作為修行的起點。假使一個在家修行的佛教徒不能對家庭、社會盡到自己最基本的責任和義務,那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在家信徒。

《優婆塞戒經》 共有7卷28品,從本經的名稱就可以知道,這是一部以弘揚優婆塞戒為中心的經典。梵語優婆塞,譯為清信男,相對還有優婆夷,譯為清信女,即我們現在所說的在家學佛修行的男居士和女居士。佛教的經典從其性質來分,有經、律、論三藏,本經屬於律藏。前面提到的佛教五乘教法,又可約為三大類:一、五乘共法,二、三乘共法,三、大乘不共法。在五乘共法中,人天乘善法為出世三乘共法的基礎。本經弘揚以優婆塞戒為基礎的人天善法,所以它在三類法中屬五乘共法;但又鼓勵在家學佛者要發菩提心,修學六度,廣度眾生,故本經又屬於大乘不共法。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普賢菩薩行願品》、《金剛經》、《心經》,是在家教徒應當經常讀誦的四種經典。前二種經以廣修福德資糧、成就慈悲觀為中心,後二種經以斷惑證真、成就般若觀為中心。我們能夠經常誦習這些經典,日久功深,自然悲心增長,善根純熟,智慧開朗,煩惱淡化,廣修善行,得大輕安。這四種經典均屬大乘不共法。

《六祖壇經》 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開示、門人法海結集整理的一部禪門聖經。六祖大師把艱深的法義及其自身的深入體悟,用極淺白的語言,宣示大眾,令各開悟。此經特別強調:若欲修行,在家亦得。六祖修行悟道、說法度生、立教開宗的功德,極為生動地說明了一個道理:佛法的原則、佛法的精神,只有同學佛者的生命完整地結合起來,佛法才真正有生命力,佛法的慧命才有延續的希望。

為了突出「在家」二字,以下所介紹經典基本上是針對在家信眾日常修行的方方面面的問題。在家眾不同於出家眾,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在家眾在修行的過程中,必須同時處理各種世俗的人倫關係,必須把修行同履行世俗的責任和義務統一起來;這兩者應當被看成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而不是互相割裂的兩個東西。在家信眾如何把發菩提心和五戒、十善、六度、四攝的精神同日常的人倫生活、為人處世、知人善治等有機地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在家而出家,即世而濟世。這些內容不外乎是教孝教施、教戒教善、教慈教捨、教為人處世、教發出離心、教持淨行、教守善財等等。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和《大方廣佛報恩經·孝養品》 主要是教孝。孝的對像不限於此生此世的父母,還包括無量劫來生生世世的父母,即一切眾生。孝的內容也不僅限於言行和物質上的承事父母、敬養雙親,還包括增益父母慧命,令登菩提道,所謂「無信令信」、「無戒與戒」、「不聞使聞」、不施令施、無慧令慧、皈信三寶、常行慈忍等等。視一切眾生而為父母,為一切眾生難行能行、難捨能捨,令一切眾生速得無上菩提,這是真正的大孝。在這個方面,須闍提太子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佛說孛經》 是教導在家信眾如何為人處世、如何知人善治、防過止非的人生寶訓;該經文辭典雅,言簡義豐,非常值得我們認真讀誦奉持。

《佛說演道俗業經》、《十善業道經》主要是教導在家人在現實生活中要常行饒益,行十善法,修六度行,得上善財,入大乘道。《佛說鹿母經》和《銀色女經》則主要是教慈和教施,以生命佈施,饒益有情,救護生命,令眾生得至安穩。《佛說玉耶女經》和《佛說長者法志妻經》主要是從反面教導在家女眾如何當好一位賢良妻子,敬夫婿、事公姑,體恤下人,發菩提心;而《佛說七女經》和《佛說月上女經》則從正面為在家女眾的修行樹立了光輝典範,這兩篇經文對於在家女眾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勵;在家女眾只要發出離心,信、願、行具足,同樣可像男子一樣得入大乘,得三十二種大人之相、八十種好。那麼,具體應該怎樣去修行才能證得這些莊嚴相好呢?對此,《優婆夷淨行法門經》作了詳細的開示,該經可作為在家女眾修行的指南。

《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該經採取了偈頌的形式,便於記憶,對於策勵和提醒我們在日常起居中淨修三業、培養正念、長養菩提心非常有幫助;依它去修行,我們就能夠把佛法與現實生活很好地結合起來。《佛垂般涅·略說教誡經》又稱《遺教經》,是佛陀臨涅?時為眾弟子所說,諄諄誨語,感人至深,雖千載之下讀之,辦如對佛前,令人心生無限感念,為佛弟子不可不讀。《四十二章經》是我國最早翻譯出來的一部經典,在中國佛教史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該經以語錄的形式,把佛的基本教義傳達出來了,語言平易簡明,歷來被視作佛教的入門書,因此值得我們好好讀誦。

在介紹《學佛必讀經典》之時,我希望它能夠在教界大德共同關注下逐漸得以完善。《學佛必讀經典》,雖選自不同時期、不同語系、不同層次的佛家典籍,但它有完整的系統要求和思想架構。它將在家教徒從初發心,憶念三寶,以戒為師,到廣修福慧二種資糧,不迷生死,不住涅?,任運教化眾生,大作夢中佛事,比較系統地揭示了佛教的修學次第。我們每位在家教友,能按經信受奉行,則學佛之能事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