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佛法講修行,怎麼修法?要修「不動心」。《金剛經》上講得好,「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
不取相就是不著相,「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你把這個原則完全掌握到,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功夫沒有不得力。如果你不知道這個原則,「外著相,內動心」,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你都不能成功。
我們平常一定要曉得用功,用功一定要曉得掌握原則,所以會修行的人,是在境界上修。《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做樣子給我們看,什麼樣子?歷事練心。
修行無過於歷事練心,在境界事相裡面練清淨心,就練這個。萬事萬相你要不經歷,你怎麼知道你能夠不著相、不動心?你沒有接觸過,那個功夫靠不住。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裡面有一段故事,很能令人深省。他認識一個老法師,這個老法師往年修行很不錯,可是到晚年就不行了,墮落了。什麼原因?法師年輕的時候住山,修行得很好,真的做到「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可是在晚年的時候,信徒們在都市里面建了一個道場,禮請他去主持,於是他下山,一下山,就跟五欲六塵接觸;一接觸,他就退轉了。蓮池大師就提醒他,他說:「有老修行住山,幾十年不下山,他在山上養道,修得很不錯;可是下山沒多久,心就動搖了,貪瞋癡慢就起來了。」這法師聽了之後,就向蓮池大師請教:「這是誰呀?」蓮池大師說:「就是你老兄!」
這說明什麼?不接觸大眾,你的定是假的,沒有經過考驗,境界現前自己做不了主,煩惱習氣統統現行了。所以,修行要在哪裡修?在五欲六塵裡頭修。修什麼?修「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唯有真正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才是真正修行,這才是真正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