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的人普遍認為出家人是禁慾主義者。所以,年輕人聽到學佛不免有幾分畏懼:學佛後能否結婚?能否繼續常人的生活?似乎學佛後就要到深山裡與世隔絕,世上的一切都不能擁有,不能享受,很多人因此對學佛望而生畏。其實,這也是錯誤的理解,佛教並不提倡一味的禁慾。
(一)、什麼是欲?
欲就是人類的慾望希求,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質上的希求。前者屬於心理慾望,後者屬於生理慾望。
人類的慾望無窮無盡,所以,經典中將我們這個世界稱為欲界。人類的基本慾望可歸納為財、色、名、食、睡五種,生活在欲界的每個人,無不沉溺在對五欲的強烈希求中。
財欲:是人類對財富的需求,所謂「人為錢死,鳥為食亡」,人生的一切努力都在圍繞著錢財奔忙。
色慾:主要是指對異性的需求。
名欲:是對名譽地位的希求。對某些人來說,生前能光宗耀祖,死後能流芳千古,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標。
食慾:是人類對食物的需求。經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食物是眾生維持生命的必要條件。通常,我們只是將食簡單地理解為飲食,但這裡所說的食,包括了斷食、觸食、思食、和識食。斷食是我們的日常飲食,是色身賴以生存的主要條件;觸食是我們接觸的環境,良好的生活環境也是生存的重要條件;思食是求生的意志和慾望,否則,即使家財萬貫,貴為王侯,也照樣活得百無聊賴;識食是指精神食糧,我們的精神若是崩潰了,肉體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行尸走肉」。
睡欲:是人們對睡眠的需要。就我們平常的人來說,每天要睡八小時左右,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
通常情況下,五欲中又以食慾、色慾最為突出,孟子云:「飲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焉。」對食和色的希求是人類慾望中最大的慾望,也是人類得以生存並延續後代的基本手段。但具體到每個人,對待慾望又會有所偏重。愛財的人,覺得擁有金錢是人生最大的樂趣,為了掙錢可以不顧一切;貪色的人,為了美色可以將家庭、事業統統拋在腦後;虛榮心特別強的人,為了自己的名聲不惜犧牲一切;貪吃如餮餮之徒,只有享用美食才是人生最快樂的事;而貪睡的人,為了睡覺不惜浪費光陰。
五欲是建立在五根的基礎上,五根為眼、耳、鼻、舌、身五種器官,是我們感受世界的五種渠道。五根同樣充滿強烈的需求,眼睛貪著悅目的色彩;耳朵貪著動聽的音樂;舌頭貪著美味的食物;鼻子貪著芬芳的氣息;身體貪著舒適的環境。
而同樣在欲界,不同層次的眾生,對慾望的需求也不同。天上的眾生,慾望就比較淡薄,欲界天有六重天,層次越高,慾望越淡薄。
欲界的眾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奔忙於世間,一生勞碌愁苦,舉心動念都在造業,為了慾望的滿足而歡喜,為了慾望的受挫而頹喪,無非是做了慾望忠實的奴僕!
(二)、慾望的表現形式
慾望的表現形式大體上有三個方面:佔有、比較、競爭。
為了生存,我們必須有基本的物質條件。但即使生存問題得到解決,佔有欲也不會因此消除,相反,慾望會隨著條件的改善而不斷提高:希望佔有更多的財富,佔有更高的地位,佔有更大的名望。
除了佔有,我們還要為抬高自己、炫耀自己進行攀比。有些人一生努力就是為了出人頭地,卻沒有想到,超過別人的意義又在哪裡?再偉大的人都無法超過所有人,所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說,攀比會使我們背上沉重的負擔,使人生處於緊張的拚搏之中。比較又導致了激烈的競爭,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整個社會都處於強烈的競爭中。競爭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人們潛在的力量,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嚴酷的競爭又使我們不得不活得更累、更辛苦。
人們不停地佔有、攀比、競爭,無非是想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有得必有失。財富得到了,事業得到了,名聲得到了,享樂得到了,輕鬆的心態卻失去了,相應的自由也失去了,甚至於我們孜孜以求的幸福也失去了。一個人得到越多,負擔也就越重,對得而復失的恐懼也越強烈,所以,現代人的生活正是在物慾的縱容下變得愈來愈複雜,愈來愈艱難。
真正珍惜生命的人,應當懂得享受自然,享受清新的空氣,和煦的微風,溫暖的陽光,而不是在盲目的佔有、比較、競爭中消耗生命。在我們的生命中保有閑暇,就能使心靈獲得更自由的空間。有鑒於此,古今一切賢哲都倡導簡朴的生活,以便不為物役,只有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
(三)、對慾望不同的看法及態度
對慾望究竟應當持有什麼態度呢?宗教家和哲人在對待慾望的態度上,有禁慾和縱欲之分。
佛陀在世時,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當時,禁慾為各宗教共同崇尚,他們認為肉體是罪惡的根源,只有以折磨自己的肉體來滅除慾望,死後才能享受天堂的快樂。佛祖未得道時,也曾以為苦修是正途。他來到王舍城郊外的苦行林,親眼目睹各種奇特的苦修方法:有的忍饑挨餓;有的整天泡在水裡;有的整天單足站立;有的裸露身體,在烈日下爆曬自己。佛陀亦身體力行地參與了苦修實踐,「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粟,身形消瘦,有如枯木。」甚至在尼連禪河沐浴時,因虛弱無法上岸,他苦行六年之久,最終意識到苦行不是正道。因為極端的禁慾除了給他帶來羸弱的身體,並沒有使他通達宇宙人生的真相。
基督教同樣認為貪慾導致了人類的墮落,亞當和夏娃本來無憂無慮地生活在樂園中,卻受魔鬼的誘惑而偷吃禁果,結果被逐出樂園來到人間,慾望的過患在這個傳說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所以,在基督教的道德規範中,慾望和虔敬、清淨的教徒生活是相互衝突的,人類只有克制自己的貪慾,嚴格自律,才能獲得心靈的純淨。
安底斯泰納和第歐根尼是古希臘犬儒派哲學的代表人物,他們也竭力推崇禁慾的生活,認為慾望是導致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因此,提出「美德是知足、無慾是神聖」的主張,並親自參與實踐,從無慾的生活中享有輕鬆和自在。他們所有的財產,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幾樣東西:一根棍子、一件外衣、一條討飯口袋、一個喝水的缽。一次,第歐根尼在河邊見到孩子用手捧水喝,很受啟發,覺得缽也是多餘的累贅,索性連缽都扔了。
早期的儒家思想,也有一定的禁慾色彩,發展至宋明理學達到極致,提出「滅人欲,存天理」的哲學主張,認為滅一分人欲,才能存一分天理,道德必須在滅除人性的基礎上才能顯現。他們甚至主張「餓死事小,失貞事大」,對慾望的否定完全走向了極端。
西方哲學經歷了中世紀對慾望的否定,到了啟蒙主義運動之後,開始肯定慾望的合理性。認為飲食、睡眠及性愛都是人類的本能,這些希求是合理的、道德的,人類完全有理由享受與生俱來的需求。
對慾望的肯定和鼓勵,使得近代的科技和經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但由此而來的社會問題也是人類不曾面臨的。
(四)、佛教對欲的看法
那麼,佛教對慾望所持的看法是什麼呢?佛教認為慾望有三性之分,也就是說,慾望包括了善、惡、無記三種。
我們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種利己利人的慾望是善法欲。雖然發願是理性的,由意志構成,但也需要慾望的推動。有了明確的願望後,我們的行為就有了針對性,我們要離苦得樂,要了脫生死,要成佛作菩薩去度化有情,這些慾望就是菩提心,就是成佛的資糧!
第三思潮的代表人物馬斯洛提出了「自我實現」學說,所謂自我實現,就是慾望的最高實現。當人基本的生存慾望滿足後,應當有更崇高的精神追求,進而造福於社會,造福於人類,這也是屬於善的慾望。
也有的人為了滿足一己私利不擇手段,無視他人乃至社會的利益,這樣的慾望就屬於惡的範疇。戰爭就是由慾望的極端擴張而引起,為了侵佔更多的土地,為了侵佔更多的資源,國與國之間戰火不熄,使得生靈塗炭,人民流離失所。
所謂無記,是指非善非惡的慾望,如渴了想喝水,困了想睡覺,包括在家信徒正當的家庭生活,都屬於無記之列。
由此可見,慾望並非都是壞事,也無須視如洪水猛獸,關鍵是如何通過正常的渠道,合理的方法去實現自己的慾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佛陀在《善生經》中,就為在家眾開示了賺錢及合理支配財富的方法,鼓勵在家眾通過正當謀生技能去獲取財富。
(五)、佛教對慾望的態度
佛教對慾望所持的態度是什麼呢?同樣是遵循中道法門。
佛陀不主張偏離中道的禁慾。他通過六年苦行,體會到一味禁慾對修道並無意義。盲目的自苦,既沒有理論根據,也沒有實際作用,就好比砂中榨油,不會有任何結果。
但佛陀也反對放縱慾望生活。他在經典中時時提醒我們要「少欲知足」,要我們奉行簡朴的生活原則。因為慾望是煩惱的根源,而煩惱能遮蔽我們的佛性和智慧。唯有降低了物慾的需求,才能精勤於道業的修持。
1、少欲知足是幸福人生的保障
慾望是無限的,而現實卻難以滿足人類的所有慾望。面對有限的資源,競爭、對抗和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每個人都自私自利,為了獲得多於其他人的利益而互相攻擊,就會使世界危機四伏。如果能夠將我們的慾望有所收斂,那麼,因慾望而導致的衝突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實,人類維生所需要的物質條件並不多,如果生活得簡朴些,就可以有更多的閑暇享受人生,而不必為慾望的滿足操勞一生。屬於生活必需之外的奢侈品,固然為我們提供了方便和享樂,但若是耗費一生光陰為其服務,反而成了一種奴役。兩千年前,哲學家蘇格拉底就曾面對繁華的集市發出驚嘆:「這市場有多少我不需要的東西呵!」
而今天,隨著人類慾望的不斷升級,整個社會都陷入了物慾橫流的泥淖中。生產力的發展,不但沒有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輕鬆,相反,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繁忙的工作幾乎使人類的承受能力達到極限,甚至沒有時間靜下心來想一想:究竟為什麼如此奔忙?我們所付出的努力,也許僅僅換來了一些本可以不需要的東西。
所幸的是,已經有更多的人意識到盲目追求慾望所帶來的弊病。在西方社會,人們也已開始摒棄豪華的生活方式,簡朴正逐漸成為最新的時尚潮流。因為簡朴的生活無需太多的時間和勞動就可以獲得,從而使人們從激烈的生存競爭中解放出來,呼吸到更自由的空氣,體味到更從容的人生。
2、少欲知足是保護環境的手段
少欲知足還具有保護自然的意義。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向自然盲目地索取,大量森林和耕地遭到破壞,使得水土流失,天災人禍頻頻發生。所以,當今的有識之士都在為環保而積極呼籲,因為保護地球就是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這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就我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而言,過高的物質要求,也在不知不覺中破壞著地球環境。
其中,人類的飲食方式所造成的污染就是不容忽視的。據有關資料統計,在美國,每生產一磅肉類,需要使用二千五百加侖的水,相當於一個家庭一個月的用水量;而肉食者所需的生活用水,達素食者的十二倍之多。由飼養家禽而產生的排泄物及廢水,對水資源的消耗和污染,更是後患無窮。
而我們對服裝的需求,也不再是單純地為了御寒。裘皮時裝的流行,直接威脅到各種珍稀野生動物的生存,使大量動物因為美麗的皮毛而遭到殘酷捕殺,嚴重影響了自然界的和諧和生態的平衡。
我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更在日益提高,即使在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房產的開發也同樣毫無節制。尤其是近年,不僅城市在向農村擴張,就是在鄉村,住宅也在日復一日地侵佔著可憐的耕地面積。
而交通工具的普及,使汽車逐漸成為人們代步的首選。汽車在為我們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時,也成了城市空氣污染的罪魁,並由此帶來世界範圍內的能源危機。
破壞環境和掠奪資源是向未來的透支,所以,少欲知足的生活對環保具有重要的意義。
3、少欲知足是修行解脫的途徑
對於解脫道的修行來說,少欲知足更是必須遵循的生活準則。
慾望被無明滋養著,無休止地追逐著新的境界,使我們的心被它左右而不得自在。慾望越多,由此而來的煩惱也就越多。如果我們不能有效地克服貪慾,它就會成為我們修行道路上的巨大障礙。因為慾望會燒燬我們的理智,燒燬我們的道德,使人生失去正確的方向。
「戒為無上菩提本」,而戒律所規定的,正是儉朴的生活原則。如果慾望減少,我們的執著就會相應減少。正是由於執著,使我們的內心失去了獨立,迷失在對外境的攀援中,關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東西。只有認識到慾望帶來的過患,才不會有追名逐利帶來的煩惱,內心才能趨於純淨和安祥。也只有這樣,眾生原有的佛性、智慧光明才能得以顯現,所謂心淨則國土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