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因果呢

什麼叫做因果呢?比如說一個人去偷盜,偷了東西以後,在他的身口意中哪一個是因呢?我們經常講的業,在這裡和因是一回事。偷盜人用手去抓一個東西放到自己的包裡,這是不是叫做因呢?當一個人心裡想「我要去偷這個東西」,這個起心動念是因嗎?上述身口意行為當中,到底哪一個是因?一切有部和唯識宗對於因果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但是在名言諦中比較究竟的是唯識宗所闡述的觀點。

他們認為,每一個人自從無始以來到成佛之間,都有一個心的相續,此心相續有時候有眼耳鼻舌等五識,有時候沒有,無論它有怎樣不同的高低和多少的分別,總有一個恆時不滅的存在,叫阿賴耶識。造了業以後,就會在阿賴耶識裡播下一個種子。還有一個比喻是:下雪的時候,將墨水倒在雪裡,雪就變成了墨水的顏色,雪化之後,在地上就可以看到這種顏色。同樣的,如果以煩惱去造業,當這個煩惱消失的時候,這個業就會留在阿賴耶識上。業(或因)是一種特殊的能力,如大米的種子,我們肉眼看不出它能發生稻芽,但是它確實蘊藏著這樣的能力,同樣,當阿賴耶識上播下一個業的「種子」,經過一段時間,因緣成熟後,它就會產生出「果」,這個果也叫報應。所以因(或業)的本性,就是阿賴耶識上這種特殊的能力。

當一個人殺生、偷盜的行為完成以後,在他的阿賴耶識上就會留下這個行為的種子。這顆種子什麼時候發芽,是不定的。經書中常用糧食的比喻來說明報應的早晚:糧食蔬菜品種繁多,它們成熟的早晚也不相同。有些成熟只需要一兩個月,有些卻需要五六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這種差異來自於種子本身的不同,以及地理環境氣候等因素。同樣的,經書裡講因的成熟有四種:一是今生報應。比如年輕的時候造業,中老年時得報,有時甚至更快,當下就可以看到果報,這是什麼原因呢?

某些特殊因緣可以使果迅速出現,這個很快成熟的業來自於它的對境和動機,在《百業經》中就彙集了很多這樣的公案。比如說,僧眾和普通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對境,如果偷僧眾的東西或譭謗僧眾很嚴重的話,就有可能在當下或今生見到報應;如果對境是一般人,肯定是有果報,但不一定馬上或在這一生現顯,這種差別是由對境不同而產生的。另外是動機的差異,如果殺生的念頭非常強烈或蓄謀以久,以這樣的動機去殺生的話,那麼它的報應很快就會成熟,若殺生動機不那麼強烈,則雖然有果,但不會很快顯現。

不很快顯現的果又可分為三種:一是下一世一定會成熟的果。比如造五無間罪之類的大惡業或大善業,在下一世一定會報應。二是雖然肯定有果報,但成熟期不定,或許三四代以後,或許更長時間。三是也許有果報,也許沒有果報。從因果不虛的角度來看,這是什麼原因呢?如果這個因(或業)的能力很微弱,當它遇到強大的對治力時,它的果就不一定發生。前面三種稱為定業,第四種叫做不定業。

業的這四種不同的能力唯有佛是全知的,其他的普通人乃至俱有神通的外道和小乘阿羅漢也不能徹底了解。佛出世時,印度有許多外道,他們用神通親眼看到一個一生行善的人死後卻去了地獄、做了餓鬼或墮入旁生,如果因果是真實存在的,那麼為何善無善報呢?於是他們認為因果之說全是騙人的。

一個一生行善的人為什麼會墮落呢?他今生行善,沒有造什麼惡業,但是我們不知道他的過去世是怎樣的人。也許他今生是行善之人,他的上一世和上上一世還是行善之人,但再往前推就不一定了,可能在很多世以前他造了惡業。從定業的三種分別來看,他今生所做善業不屬於現世報應和下一世報應的業,而是屬於第三種定業,即它有果報,但也許在幾千年、幾萬年甚至於幾百萬年之後才會發生。

在我們生生世世當中,有沒有這種業呢?回答是肯定的。所以雖然我們現在做得很好,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清除過去世造的惡業,它就會一直等著我們,這種業一旦發生果報,是沒法迴避的,只有暫時墮下去了。但是今生做的善業是不是空耗了呢?不是,它也有果報。如果這個業的能力不是很強、成熟很慢,就有可能先墮落再上升。

所以,不要說一點正知正見都沒有的人,就連修證比較不錯的那些外道仙人,他們在因果知見上都是迷惑的。這是因為因果循環錯綜複雜、貫穿三世,唯有佛知道前後的一切來龍去脈,而其他人只能知道中間的一部分。他們往往根據自己看到的某些情形,即某人前世行善、後世墮落,便下結論說因果是不存在的。這些外道仙人一般很有學問,也有一些世間神通,於是他們就著書立說,迷惑了很多人,從而漸漸形成一個教派,斷見便由此產生了。常見又是怎麼來的呢?有些人雖然有神通,但看得不是很遠。

他們用神通看到自己來自於色界的梵天,做天人的時候,梵天、帝釋就存在了,現在自己死了,但回頭看去,帝釋梵天還沒有死。他繼續觀察帝釋梵天是什麼時候生的,什麼時候會死,往前看了幾千年、幾萬年發現他們都不會死,於是覺得他們是永遠不死的;然後又往後推到幾萬年、幾百萬年,但仍然沒有看到他們是哪一天生的,這時他就認為,梵天帝釋下面的人才是生生死死的,而梵天帝釋是常住不滅的。他們把這個觀點寫進書裡,於是很多人跟著他學,就又形成了一個教派——常見和斷見都是這樣來的。

現代人在這方面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有些人沒有偷盜、殺生或傷害他人,並且持戒行善也做得不錯,然而他的工作、生活處處不如人意,於是有人就想不通:如果因果存在,善良的人怎麼會遭到不幸呢?對因果或《俱舍論》沒有深入了解的居士也會有這種看法,甚至有人這樣說,我參加法會又念了那麼多經,就不該有這樣那樣的病痛或災難。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參加法會、放生及所做的一切善舉,已經存入我們的阿賴耶識中,沒有顯果是因為因緣沒有成熟,就像一個農民春天種地,他把僅有的糧食都播了種,家裡就沒有糧食了,要等五六個月以後才會豐收,而現在他卻是一個沒有飯吃的窮人。

有人覺得奇怪,你種了那麼多地,天天辛勤勞動,為什麼沒飯吃呢?這種疑問是沒有道理的,因為誰都知道,播種和豐收之間是有一段時間間隔的,現在沒有糧食是因為他去年沒有好好種地,沒有得到豐收,所以把種子播下去後,便沒有餘糧可吃,這與他今年的辛勤勞作沒有直接關係。同樣,參加法會或放生與現在的病痛災難也沒有直接的聯繫,病痛災難是過去世所造惡業的成熟顯現。

現在我們來分析遇到病痛災難是否全由因果決定的問題,先看外道的觀點。一種外道認為,全部顯現都是由業力來安排,一個人的一生過得好與不好,甚至連吃一頓飯是早是遲都是命中注定的,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佛教不承認它。病痛也好,災難也好,它有多種因緣,有些病是前世的病,也叫業力病,這種病無論花多少錢、採用多麼高明的醫療手段都無法治癒,這有可能跟因果有關係。假如你只是感冒頭痛發燒,不能排除是因果的原因,但也不是一定由前世的因所導致。所以有些事物確實是跟因果有聯繫,有些跟因果卻沒有直接的關聯,佛教一直強調不墮二邊,在因果上也是如此。

若像外道所講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無法改變的話,那修行還有什麼用呢?既然已經註定了,什麼都不用做了,好的就等好的,不好的也只有任其發生,聽天由命。同樣,假如真有一個命中注定的話,那麼佈施給別人食物也沒有用,給了也吃不飽,因為他命中注定要挨餓,所以這種宿命論是不能成立的。還有些世間人根本不承認因果,這也是錯誤的。我們要走中間的路,不墮二邊。痛苦和快樂跟因果是否有關,以我們現在的智慧和感官是沒法確定的。綜上所述,一般情況下,我們現在做得好與不好,是跟以後的果必然關連,但跟現在的顯現沒有直接關係,特殊因緣除外。

另一種情況,有些人平時無惡不作,但他也沒病沒災,過得很好,甚至一輩子都榮華富貴直至壽終正寢。於是又有人說:如果因果存在的話,他們幹了那麼多壞事,為什麼沒有報應,行善之人與造惡之人比較時,造惡之人過得還要健康快樂,這不是說明因果根本沒有嗎?這與種地的情況完全是一樣的。

有人認為殺生偷盜是違背宗教信仰的,其實不是,他違背的本身就是一個自然的規律,所以他必然會遭到反面的作用。比如吸毒是不是違背佛教呢?佛教是禁止人吸毒的,而毒品本身是不能吃的,如果你非要嘗試的話,必然會中毒並感受痛苦,這就是違背自然規律而得到的果報。有些毒品服用後立即會發作,有些則幾個月甚至幾年後才發作,因果報應也是如此,雖然因果是我們的眼睛看不見的,但它們的顯現規律都是一樣的。當一個人服毒後還沒有發作並活得很健康時,有人便以為他服的不是毒,仔細想想這有道理嗎?沒有發作並非沒有中毒,而是毒發的時間沒到。同樣,殺生偷盜就像把毒品吞下去一樣,肯定是要發作的,只不過需要一個階段或一個過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