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淨土宗是大乘法門,當然也應該要修大悲。
大悲心的修法,首先「正修大悲心」,要生起大悲的心情。
第一個,知母
我們回憶過去的生命有無量劫的生命,而每一次的生命都必需要有一個母親來受生,所以每一個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這個就是「知母」,如實地了知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
第二個,憶念母親的恩德
每一個眾生做我母親的時候,都是十月懷胎的生育之恩,乃至種種的辛勞養育之恩,所以我們應該對過去的如母有情生起感恩、報恩的心情。由這個感恩、報恩的心情,激發我們的慈心跟悲心,希望在前面所修持的禮拜、讚歎、作願、觀察這些禪定智慧的功德,能夠讓眾生有諸痛苦離開痛苦,沒有安樂具足安樂。
這些就是說,當我們修習前面的止跟觀的時候,由禪定成就淨土的善業力;由觀成就淨土的觀照力。但是有時候我們會落入「我愛執」,活在自我意識的顛倒中。這時候修大悲心,就能夠把這種愛護自己的心,轉成愛護眾生的大悲心,所以修知母、念恩、報恩,能夠把心的顛倒轉換。以後就可以修迴向了,我們有想要利益眾生的心,就可以迴向。
迴向的內容有兩個:
第一個是「回染向淨:成就自利的功德。」我們可以透過自己的迴向,所謂的「願生西方淨土中」,把雜染的果報回轉到淨土的功德。
第二個是「回入娑婆度有情」:「回小向大」,把這個狹小的心量變成廣大的胸量,成就利他的功德。
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一個重點:
淨土的本尊相應,你要跟阿彌陀佛的心感應,本質要相同。阿彌陀佛的心是大悲心,如果我們的心是狹小的我愛、自私自利的心,不可能感應道交,這兩個不相隨順,氣味不同。
所以修大悲心,不是說你能夠付諸什麼行動,你可能只是在佛堂裡面修觀:知母、念恩、報恩,你什麼都沒有做,但是只要你能散發出大悲心的氣氛,就對了!所以重點是在氣氛,而不在於實際的行動。
你一定要把「想要眾生離苦得樂」的那種悲憫心生起來。即使你不能採取行動,也能夠感應道交,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就是透過迴向來修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