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缺衣少食之人來說,有了必需的財富,確實可以帶來一定的幸福。然而,當基本生活得到滿足後,財富的增長就不會帶來幸福的持續增長了。
舉例來說:從沒有房子過渡到擁有一套房子,你的內心會有強烈的幸福感;此後,如果你不滿足,繼續購買第二套、第三套房子,甚至不滿足於在國內有房子,又在加拿大、美國買房子,這些多餘的房子就不會給你帶來明顯的幸福感了。
許多人輕率地認為:只要有了巨額財富,我一定會非常幸福。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現實當中,許多富人生活得並不幸福。好萊塢一代影后伊麗莎白·泰勒曾說:「我這一生,擁有財富、名聲、成功、容貌,然而從來沒擁有過幸福。」
有時候,過多的財富非但不會帶來幸福,反而會帶來痛苦。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原來你住平房,一旦搬進豪華別墅,物業管理等費用馬上就增加了,原來你開一般的車,一旦換成高級轎車,保養等費用也隨之增加了……隨著開銷的增加,壓力和痛苦也會隨之而來。
在佛法中,對財富的過患說得極為透徹:「財富首先有積累的痛苦,中間有守護的痛苦,最後有滅盡的痛苦。」世間的智者也說:「在這個世界上,80%的幸福與金錢無關,80%的痛苦卻與金錢息息相關。」
認識到財富可能導致的過患後,有些聰明的人斷然舍棄了過多的財富。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奧地利有一個叫阿伯德爾的百萬富翁,因為有感於財富不僅沒給自己帶來快樂,反而讓自己痛苦不堪,他把所有的財富捐給慈善機構,之後搬進一幢小木屋,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
我接觸過各階層人士,通過反覆觀察他們的生活,我對佛陀所說的生活不墮二邊之理生起了極大信心——在這個世上,如果什麼條件都沒有,生存下去確實有困難;但如果條件過於奢華,享受得太過分,不僅沒有幸福可言,甚至會感覺非常無聊。
例如,剛入住五星級賓館時,你可能感覺非常愜意,可是這股新鮮勁一過,就感覺和住在土房裡沒什麼區別了,時間再一長,甚至會覺得一點意思都沒有。
因此,對物質的追求應當適可而止,這一點相當重要。不幸的是,現代人一味盲求錢財,已經迷失了人生的方向。造成這種情況,我認為教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現在的教育一味強調物質發展,鼓吹錢財越多越好,很少提及心靈的成長。但事實上,所謂的發展,絕不只是物質的增長,如果以心靈的墮落和道德的下滑為代價換取物質的增長,這非但不是發展,反而是一種徹頭徹尾的倒退。
正因為如此,我才特別讚歎國學教育,也讚歎致力於國學教育的老師們,依靠他們的辛勤付出,在這個世風日下的時代,許多年輕人的心靈和智慧才有了提陞的機會。在座的同學們也應該感恩這些老師,要盡量參加傳統文化學習,雖然會付出一些時間和精力,但這種付出非常值得,它會給自己帶來精神上的富足。
從總體上講,與古人相比,現代人普遍缺乏內在的精神財富。古人雖然物質較為貧乏,內心卻很富裕。現代人吃穿不愁,內心卻極度空虛,非常可憐。
人生在世,應該活出點意義,不能為了活著而活著,否則就和禽獸沒有區別了。禽獸除了白天覓食、晚上睡覺,再沒有其他追求。如果人也如此,只知道吃吃喝喝,既不考慮心靈的塑造和道德的提陞,也不考慮如何利益他眾,和禽獸就相去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