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錦自言性多瞋習,老人因以方便調伏,而示之以忍辱法門,更為開導之曰:
永嘉大師有言:「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是知忍之一行,為成佛之第一妙行也。」故我師釋迦老子,生生世世,為提婆達多之所謗害,至於今生出世種種破法,無所不至,甚而殺害其命者非一。
及法華會上為其授記作佛,且曰:「我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勝妙功德,皆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之所成就。」豈非以忍之一行,為成佛之要行耶?
又云:「昔我於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
由是觀之,一切眾生生死苦具,皆以有我而成;無上菩提,福慧莊嚴,皆以無我而至。以我與物敵,故是非生,是非生則愛憎立,愛憎立則喜怒滋,自性濁而心地昏,心地昏則諸惡長,諸惡長則眾苦集,眾苦集而生死長矣,是皆從我之所致。
甚矣,我之為害!譬如嚴城堅兵,豈易破哉?老氏有言曰:「柔勝剛,弱勝強。」此蓋忍行之初地也。眾生恃其我見堅牢難破,所以一言之逆不能受,一事之違不能安,一饑一寒之不能耐,一念之欲不能淨,斯皆不知忍之之方,徒增我見之執耳。
所以佛教諸弟子修和合行,又曰:「苦法忍苦法智。」又曰:「無生法忍,八地乃得。」是知從生法忍,忍至無生,則妙行圓佛果成矣。忍之一行豈淺淺哉?
故曰:「凡有所作,皆當忍之。」是則舉心動念處以忍試之,舉足動步處以忍先之,折旋動容處以忍持之,喜怒哀樂處以忍驗之。如斯則心有不敢妄動,身有不敢妄作,事有不敢妄為,情有不敢妄發。
故老氏曰:「不敢為天下先。」「不敢」即忍之異名。由不敢為天下先,故忍為成佛第一行。如此則忍大而我小,故忍能衣被於我,亦能衣被於物,自利利他之德無出此者,故曰「柔和忍辱衣」,謂是故也。
禪人求法語,故餘題之曰:「忍辱為衣。」禪人勉而行之,其無以為口頭話,且又無以此博飯具也。
《憨山老人夢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