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網經》,上下兩卷,唐代《開元錄》以後寫本題"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品第十"(參照唐玄逸《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十五),北宋初刻本和高麗復刻本藏經都依著它,並在"品"字上加一"戒"字,漢文大藏經把它編入大乘律部。通常誦習,用下卷說菩薩戒相部分,稱為《梵網菩薩戒本》或《梵網菩薩戒經》。

  本經題後秦鳩摩羅什譯。據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十一所載《菩薩波羅提木叉後記》(無作者名字),只說鳩摩羅什在姚秦一代譯經時,最後從《梵網經》中誦出菩薩十重四十八輕部分(羅什譯目內不載此種)。至隋《法經錄》才著錄《梵網經》二卷,編於眾律疑惑類,並注云:諸家舊錄多入疑惑。同時費長房《歷代三寶記》卷八,依經前舊序列此經入羅什翻釋目錄內,其後寫刻本就相沿題為羅什所譯(經前的序是依《菩薩波羅提木叉後記》改作,並說到全經有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此序後來並加了作者僧肇名字)。

  本經內容,上下兩卷分說菩薩修道階位和菩薩重輕戒相。上卷說釋迦牟尼佛問盧舍那佛,一切眾生以何因緣得成菩薩十地之道及所得果是何等相。盧舍那佛為說菩薩修道階位四十法門。初說堅信忍中舍心、戒心、忍心、進心、定心、慧心、願心、護心、喜心、頂心等十種發趣心向果;次說堅法忍中慈心、悲心、喜心、舍心、施心、好語心、益心、同心、定心、慧心等十種長養心向果;次說堅修忍中信心、念心、迴向心、達心、直心、不退心、大乘心、無相心、慧心、不壞心等十種金剛心向果;最後說堅聖忍中體性平等地、善慧地、光明地、爾焰地、慧照地、華光地、滿足地、佛吼地、華嚴地、入佛界地等十種地向果。下卷敘釋迦牟尼佛受教已,示現降生、出家、成道,十處說法,並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佛教門亦復如是,以此說明經題取喻梵網之義。
  次於菩提樹下,複述盧舍那佛初發心時常所誦的一切佛大乘戒--菩薩十波羅提木叉及四十八輕戒相。十波羅提木叉即菩薩十重戒,順次為:一、殺戒,二、盜戒,三、淫戒,四、妄語戒,五、酤酒戒,六、說四眾過戒,七、自讚毀他戒,八、慳惜財法戒,九、瞋不受悔戒,十、譭謗三寶戒。四十八輕戒依經文逐段結釋分為五聚。除最後一聚外,各聚都註明在大部《梵網》中那些品內廣明。從第一至第十戒為一聚,即:一、不敬師友戒,二、飲酒戒,三、食肉戒,四、食五辛戒,五、不教誨罪戒,六、不供養請法戒,七、懈怠不聽法戒,八、背大向小外戒,九、不瞻病苦戒,十、畜諸殺具戒;經文說如是十戒如下《六度品》中廣明(《六度品》,據北宋福州版)。次從第十一至第二十戒為一聚,即:十一、通使入軍戒,十二、販賣人畜棺木戒,十三、無根謗他戒,十四、放火損燒戒,十五、僻教小外戒,十六、為利倒說戒,十七、恃勢乞求戒,十八、無解作師戒,十九、兩舌謗賢戒,二十、不行放救戒,如是十戒如《滅罪品》中廣明。次從第二十一至第三十戒為一聚,即:二一、瞋打報仇戒,二二、憍慢不請法戒,二三、輕慢新學戒,二四、棄正從邪戒,二五、不善和眾戒,二六、獨受利養戒,二七、受別請戒,二八、故別請僧戒,二九、邪命自活戒,三十、違禁行非戒,如是十戒如《制戒品》中廣明。次從第三十一至第三十九戒為一聚,即:三一、不行救贖戒,三二、畜作非法戒,三三、觀聽作惡戒,三四、暫念小外戒,三五、不發大願戒,三六、不發誓自要戒,三七、犯難遊行戒,三八、坐無次第戒,三九、不勸修福慧戒,如是九戒如《梵壇品》中廣明。次從第四十至第四十八戒為一聚,即:四十、揀擇受戒戒,四一、為利作師戒,四二、非處說戒戒,四三、毀戒受施戒,四四、不敬經律戒,四五、不化眾生戒,四六、說法乖儀戒,四七、非法立制戒,四八、自壞內法戒。經末以"明人忍慧強"十四頌說持此法獲五種利、勸說流通作結。

  本經的傳播,向來都重視下卷說菩薩戒相部分。相傳梁慧皎曾撰《梵網戒義疏》,似乎本經在梁代即已流行。到了隋代,智顗為了令學人易於了解受持,特提出講說弘揚,有《菩薩戒義疏》傳世,於是本經在大乘律裡開始受到重視,影響於後世,使它成了中國漢地傳授大乘戒主要的典據,且為諸宗同所通用。唐代且由漢文譯成藏文(略稱《法大母經》),現存藏文大藏經甘珠爾內。

  關於本經的菩薩戒法,在中國漢地較之瑜伽菩薩戒更為流行。這是由於本經所說的內容和其他經律有很多相契之處:如關於菩薩重戒條目,北涼譯《菩薩戒本》和《菩薩地持經》都說菩薩不共重戒只毀、慳、忿、謗四項,劉宋譯《菩薩善戒經》加和聲聞戒相共的殺、盜、淫、妄為八重,本經即在此八戒外再增《優婆塞戒經》六重中的後二重不酤酒、不說四眾過失而為十重。又關於菩薩輕戒條目,《菩薩戒本》舉四十二,《菩薩善戒經》舉五十,所說大體相類。本經輕戒四十八條和上二本條目有些出入,如三食肉戒,四食五辛戒,二四受別請戒,三二畜作非法戒,三三觀聽作惡戒,三四暫念小外戒及三六不發誓自要戒所舉的十二願等,都是上二本所沒有的而和《大般涅槃經》第十一《聖行品》所說相契。又如二八故別請僧戒,四三毀戒受施戒,據唐法藏《梵網經菩薩戒本疏》說和《比丘應供法行經》(今佚)有關。又如四六說法乖儀戒、四七非法立制戒、四八自壞內法戒都與《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囑累品》所說相契。至於經末"明人忍慧強"偈頌,說持如是法獲五種利,與《菩薩地持經》戒品末後所說依戒得五種福利相契。特別是本經強調"孝名為戒",宣揚"孝順父母三寶師僧、孝順至道之法",很適合於中國封建社會的倫理思想,而有利於本經在當時社會的傳播。因之此經在中國佛教界流傳甚盛,宋、元以後漢族各宗出家比丘受菩薩戒多依此經的菩薩戒本。

  本經從隋代以來受到重視,註疏頗多。隋代有智顗說、灌頂記《義疏》二卷。唐代有法藏《疏》六卷,明曠《疏刪補》三卷,新羅元曉《私記》二卷(今存上卷),新羅義寂《疏》二卷,智周《疏》五卷(今存第二、四卷),利涉《疏》三卷,法銑《疏》四卷(今存上卷),傳奧《記》二卷。宋代有慧因《注》三卷,與咸《疏註》八卷。明代有袾宏《義疏發隱》五卷,《發隱事義》一卷,《發隱問辯》一卷,智旭《合註》七卷,《玄義》一卷,弘讚《略疏》八卷。清代有書玉《初津》八卷等。注全經的,唐代有勝莊《述記》四卷,新羅太賢《古跡記》三卷,《宗要》一卷。明代有寂光《直解》四卷。清代有德玉《順硃》二卷。日本有空海《開題》一卷,善珠《略疏》四卷,法進《注》六卷,凝然《日珠鈔》五十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