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分段生死是三界內凡夫的生死輪迴流轉,有身份形段可見者;變易生死是三界外聖者的生死,已無生死輪迴的身份形段,只是在心念的生生滅滅不停,是精神上的生死。菩薩斷除根本無明,才無變易生死。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譬喻)識之不實,譬如幻化。性靈集八曰:識幻構三有獄。止觀一曰:行城識幻。...何等顯示差別?謂諸佛及已得究竟菩薩摩訶薩所示現諸蘊界處。...【無攀無住】 p1065 瑜伽十八卷六頁云:云何無攀無住?所謂諸愛永盡、離欲、寂滅、涅槃、及滅盡定。所以者何?所言...【欲系業】 p0984 瑜伽九卷八頁云:欲系業者:謂能感欲界異熟,墮欲界業。...【如理作意相應尋伺受用】 p0583 瑜伽五卷十五頁云:如理作意相應尋伺受用者:謂如卽彼追求財已;不染不住,不...(雜語)宋趙彥衛雲麓漫鈔曰:金剛經中有即則二字。高麗大安六年,以義天之祖名稷,故易即為則。壽昌元年,刊於大興...指六神通(梵 sad abhijāh),為佛菩薩依定慧力所示現之六種無礙自在之妙用。即: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印相)金剛寶菩薩之寶印也。成金剛縛,以左右之頭指,如寶形,並立左右之拇指。圖印集一曰:寶菩薩寶,金剛縛,進...【蜟】 蜟音萬,是吉祥勝德之相,由發右旋而生,似蜟字,梵雲塞縛悉底迦。此雲有樂。有此相者,必有安樂。若卍...位於浙江四明天童山,距鄞縣(舊稱寧波府)東約三十五公里處。西晉永康年中,義興於會稽郡鄮縣東南約十七公里之山間...(術語)談議之林,謂僧徒之學場也。猶言學林。續高僧傳十三曰:釋志念頻弘二論,三十餘年,學觀霞開談林霧結。宋書...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印光大師: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往生前,預知時至。公元一九四0年十月二十七日,示現一點小病,隔日即...雖然,人生有很多苦難。人來到世間,就已經是一齣悲劇的開始;但是,生命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多其他的內容。幸福不是...
過去,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摩訶迦旃延尊者住在跋蘭那聚落的烏泥池旁邊。 當時,有一位拄著手杖的外道梵志來...
這以下引出六個現實的例子來作證明。我們看下一段,舉例證成。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
身若無端錯行,不如正心安守本份。 口說閑言雜語,不如讀誦聖賢經典。 意為精明算計,不如老實積德行善。 害人謀取...主席、各位同學: 今天承貴大學佛學會之約,來此演講,得與諸位歡聚一堂,談論佛法,我感到非常的高興!今年三月初...
《金剛經》講,一個修行的人要達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三心者,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 這三種心都是人們妄想中的...慈禧晚年時,得了一場重病:高燒不退,且口乾舌燥、咳嗽痰多、心慌怕冷,以致呼吸困難、上氣不接下氣。而且不想吃飯...
分段變易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分段生死 | 下篇:六觀音 |
(天名)此為守門之尊。胎藏界曼荼羅之東門,畫二男二女之天尊,二尊持劍,二尊持獨股杵。...
識幻
顯示差別
無攀無住
欲系業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受用
金剛經則即二字
六通
寶菩薩印
蜟
天童寺
談林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推薦】五位高僧大德的臨終往生體驗
微笑地面對生活

被貪慾的念頭所繫縛

六根互用的例子

人生十不如
金明法師《用佛法來剖析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