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又名清涼山。在山西五台縣東北部。相傳為文殊菩薩應化的道場。方圓五百里,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廣,如壘土之台,故稱五台山。五台之巔,各有一峰名和寺院:東台有望海峰望海寺,西台有桂月峰法雷寺,中台有翠岩峰演教寺,南台有錦繡峰普濟寺,北台有葉斗峰靈隱寺。唐代華嚴宗的澄觀,根據《華嚴經》所提到的東北方清涼山和《文殊陀羅尼經》說到大振那(摩訶支那)國五頂山文殊住化的內容,進一步確定中國五台山為文殊菩薩道場。其後,宋張商英作《五台山賦》,提到五台山為文殊修行之地。有關文殊顯靈說法的傳說,流傳很廣。北魏時建有大孚寺、清涼寺和佛光寺。北齊時,五台寺院增至200餘座。隋文帝時,又於五個台頂各建一寺。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敕內侍張廷訓造金銅文殊像置於真容院(即今菩薩頂),重修真容、華嚴、壽寧、興國、竹林、金閣、法華、秘密、靈境、大賢十寺。明末又重建了大塔院寺的大塔和顯通寺的銅殿塔等。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初步調查,全山有 「青廟」(漢僧所住)97處,「黃廟」(蒙藏喇嘛所住)25處。現存寺廟台內有顯通寺、大塔院寺、菩薩頂等39座,台外有佛光寺、南禪寺等8座。
佛教傳說五台山為文殊菩薩顯靈說法之地,每年農曆六月初六至十五都舉行規模盛大的「大誓願會」通稱六月大會)。中外佛教徒到此巡禮的絡繹不絕。唐麟德(664~665)中,有師子國(今斯里蘭卡)釋迦密多羅上五台山朝禮文殊菩薩;儀鳳元年(676)有北印度罽賓國僧佛陀波利到五台山,後又回國取來《陀羅尼經》,刻於經幢。五代時仍有印度僧人前往。日本著名的僧人靈先、圓仁、碉然等都曾到五台山學習和巡禮。在國內,相傳北魏法聰在五台北寺弘傳《四分律》。唐代佛教各宗名德到此講學、著述者甚多。華嚴宗澄觀於此撰《華嚴經疏鈔》,敕命將其所住之寺改名為大華嚴寺(一說為武則天時改稱);天台宗志遠於大華嚴寺弘傳《摩訶止觀》;晚唐禪僧從諗曾九次行腳五台參訪善知識;密宗大師不空在五台建金閣寺;淨土宗法照也曾於竹林寺盛倡五會念佛。後大華嚴寺、金閣寺、竹林寺(今僅存遺址)被稱為五台三大名剎。(林子青)
佛弟子文庫 > 中國大百科全書 > 正文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僧祇,若到俗家,言:『闍梨今日我家食。』即名請處。」(事鈔記卷二三·一九·一九)...(雜名)黃金色之身。謂佛身也。法華經安樂品曰: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指人類生活主體之外在活動空間。佛教典籍中,多稱為境(梵 visaya, gocara)或境界,通常有五境、六境之別。唯識宗...因明用語。因明喻支(譬喻)之一。乃「異法喻」之對稱。又作同法、同喻、同品。喻,比況、譬喻之意。法,總括能立與...那揭羅曷,梵名 Nagarahāra。又作那幹訶羅國、那伽羅曷國、那迦羅訶國、那竭國。印度古國名。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記載...指心意專一而不散亂。念佛人念到沒有了見思惑,叫做事一心不亂;若念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時,叫做理一心不亂。...【緣已生法】 p1301 法蘊足論十卷一頁云:云何名為緣已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生、老...謂有善法。名薄伽梵。成就無上諸善法故。或修善法。名薄伽梵。已修無上諸善法故。又佛世尊。圓滿修習身戒心慧。成就...(經名)從地湧出品之略名。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十五品名。說釋迦如來久遠所教化之無量大菩薩自地下湧出,以為說釋迦...梵名 Vasumati。音譯作縛蘇摩底。又作地慧。為文殊師利之使女,乃文殊五使者之一。(參閱「地慧童子」2314) p4321...【二十隨煩惱皆通俱生分別】 p0047 成唯識論六卷二十一頁云:二十皆通俱生分別。隨二煩惱,勢力起故。...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三:約...
為什麼淨土法門講信願?這個願就是厭離娑婆。這厭離娑婆不是在口頭上說的,而是在內心深處要把它厭離到徹骨徹髓的程...
四大無我,五蘊皆空。人死了只剩下骨灰,這骨灰是不是他,你不能騙他,因為有鬼的靈性守在那裡,不能移動,動了你就...問: 我的小孩五歲,患有自閉症,智力低下,不與人溝通,上不了學。我念佛、念《地藏經》、念《大悲咒》、參加佛七...
我們大家都熟悉奔貢甲的修行,他是強盜出身,但他醒悟過來之後便出家修行。他的實際修行經驗就在於,懂得了自己的缺...普提珈塔提舍比丘得到佛陀給他的觀想題目後,努力禪修,但卻生起病來。身上首先長滿小疔,然後變成大的傷口,後來這...
念佛是我們的生命,那什麼是養分呢?就是法義的學習。往生靠什麼?我們的法身慧命靠什麼?靠念佛。如果不看書,不聽...問: 請教法師,我聽人說淨土法門惡人當機,佛又偏憐罪苦眾生。是不是越惡越光榮,越惡越容易往生呢? 大安法師答:...有兩種世間法,有兩種出世間法。一種出世間法是為了利益自己,一種出世間法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有兩種世間法:一種...
五台山
【中國大百科全書】
上篇:吳哥古跡(Angkor Vat) | 下篇:香積寺 |
(書名)大方廣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之略稱。出於四十華嚴經卷第四十。說普賢菩薩之十大願者。...
請處
金身
環境
同法喻
那揭羅曷國
一心不亂
緣已生法
薄伽梵
湧出品
財慧
二十隨煩惱皆通俱生分別
【大藏經】悲華經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內心深處要厭離到徹骨徹髓

一切眾生都貪戀這個色殼子
小孩患有自閉症,該怎麼辦

對治自己的缺點毛病
看護比丘,就等於看護佛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