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毗盧遮那佛集法界眷屬,成自利利他大佛事之壇場,謂為曼陀羅。密教中此曼陀羅有二大宗:一為金剛界,一為胎藏界。胎藏界由於眾生本具之理德,金剛界依於如來始成之智德。各以大日為中心,恆沙之諸尊集於此,依自己之本誓而垂化用也。以此壇場之狀。圖於兩軸,亦曰曼陀羅。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經名)Sumāgadhā-sūtra,菩薩生地經之異名。...禪林用語。意謂人之機敏、伶俐,一見即可分銖兩之細微;亦即一見即知輕重。目機,以眼測知重量;銖兩,指極微少之重...(堂塔)應於增益等法,各安置其所尊,而為護摩修法之處。...如來之德號。佛有大勢力,能斷眾生之煩惱,故稱大勢佛。法華經方便品(大九·九中):「以貪愛自蔽,盲瞑無所見,不...(譬喻)三毒之火。即貪瞋癡也。寶積經九十六曰:我見諸眾生,三火所熱惱。歸敬儀中曰:有將崩朽宅,三火恆然。...又作卞城王、變性王、變城王。為冥界十王之第六。據預修十王生七經、地藏十王經等所舉,亡者在冥途中,於六七日(即...阿彌陀佛成就光明無量之願,其威神為最尊第一,為讚歎其光明之智體及德用,分立十二種稱號。即稱:無量光佛、無邊光...(術語)諸法實相之理體,無垢清淨。故曰無漏。法華經序品曰:是德藏菩薩,於無漏實相,心已得通達。...(術語)三界中佛獨尊貴也。長阿含經一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人名)比丘名。續高僧傳一曰:中天竺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陳雲高空。譯僧伽吒經等。梵Upaśūna。...遍,遍歷;參,參學。指僧侶雲水行腳,參遍天下之善知識,以增加自己見解,究明迷悟、實妄等之生死大事。如善財童子...(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八百萬...
一時,佛在舍衛城,有憍陳如等五比丘得到了羅漢果,八萬天子得到了聖果。眾比丘禁不住讚歎:善哉!善哉!世尊以殊勝...修行人應該具備的一個正見:凡遇到任何是非,永遠是自己錯。這一點,其實很多人並不能真正接受、理解,當然更難做到...問: 我們常常聽說預知時至,自在往生,請指教我們怎樣修,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大安法師答: 這個境界不需要去追...
一切是來自於阿彌陀佛的力量,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力量,但是這樁事情難以相信。他建立不了信心,他就感通不了,感通不...
問曰,何等相是誹謗正法。答曰,若言無佛無佛法,無菩薩無菩薩法,如是等見,若心自解,若從他受,其心決定,皆名誹...◎ 因果者,聖人治天下,佛度眾生之大權也。約佛法論,從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約世法論,...念佛行者由憶念彌陀之身與淨土,得以往生西方,總其觀行有十六種。即: (一)日想觀, 又作日觀、日想。正坐西向,諦...
昔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弘化時,有梵志兄弟四人,皆已得五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四...
兩界曼陀羅
【佛學大辭典】
上篇:兩卷經 | 下篇:兩界兩部大日 |
(物名)即五鈷金剛杵。...
差摩竭經
目機銖兩
護摩堂
大勢佛
三火
變成王
十二光佛
無漏實相
獨尊
月婆首那
遍參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血肉施蟻的烏龜
明海大和尚:遇到任何是非永遠是自己錯
怎樣才能預知時至自在往生

極樂世界萬修萬人去

何等相是誹謗正法
印光大師:勸注重因果
觀無量壽經的十六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