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二執之一。固執心外有有為無為之實法之妄念也。二乘之人,雖斷我執而不能絕此法執,大乘之菩薩則漸斷之。唯識論一曰:「由我法執,二障具生。」菩提心論曰:「二乘之人雖破人執,猶有法執。」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當斷諸愛止息諸結】 p1252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頁云:復次當斷諸愛止息諸結者:謂適於聖諦得現觀時,便能永斷三結。...【結】 p1174 瑜伽八卷六頁云:能和合苦,故名為結。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頁云:於順苦受所有六處,有瞋恚故;名...(經名)明囑託弘通本經之品名。在法華維摩經等諸法,但諸經之囑累品,例在經末,法華在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二,慈恩家...(人名)Ānanda,阿難陀之略。譯曰歡喜,慶喜。斛飯王之子,提婆達多之弟,佛之從弟,十大弟子之一。生於佛成道之...【五鈍使】 五利使的對稱,兩者合稱十使。即根本煩惱中的貪、嗔、癡、慢、疑五種煩惱。貪、嗔、癡、慢四種,是迷執...(術語)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二十願。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迴向...(術語)以恭敬之心而仰觀也。法華經方便品曰:瞻仰兩足尊。維摩經上曰:瞻仰尊顏,目不暫舍。...(術語)本門十妙之一。本時之眷屬妙也。謂佛處所集之十方諸大菩薩不可思議也。...緣起者,謂煩惱隨眠未永斷故,順煩惱法現在前故,不正思惟現前起故,如是煩惱方乃得生。煩惱隨眠未永斷者,彼品粗重...(術語)判斷經論之旨趣,解釋其義理也。又裁斷如來一代所說教義之大小淺深曰教相判釋。四教儀曰:天台智者大師,以...【顰蹙而住】 p1468 瑜伽八十四卷十八頁云:顰蹙而住者:謂憤害已後,顰蹙眉面,默然而住故。...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眾五百人俱。 時,有眾多...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佉羅帝耶山諸牟尼仙所依住處。與大苾芻眾俱,謂過數量...如果生活是海,那麼慾望如潮。 人生在世,不能沒有慾望,就像大海不能不漲潮一樣,這是一種自然規律。假如世人都沒...
洛陽龍門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在眾多的...
在華藏世界海世界種裡面有二十重世界,第十三層就包含娑婆世界和西方極樂世界。對照華嚴十玄門中的主伴圓融具德門,...有個人的好友住在另一座城市,雖然相隔三十里,他每年必定舉家到朋友那裡訪問一次,連小狗都帶去。 好景不長,有一...
印祖第三天開示,重要內容講得差不多時,就談了一下當時內蒙一帶傅作義將軍抗擊日偽軍的戰事。 印祖說:戰爭的事情...
有一群猴子喜歡偷吃農民的大米,而它們又是一種很難捕捉的動物。多年來,人們想盡辦法,用裝有鎮靜劑的槍去射擊或用...
這個信願是理觀,持名是一種事修;但是你實際在操作的時候,你真的在念佛的時候,這三個是一體的,一句佛號信願具足...
布施功德無量,是我們常說的行話。但是,功德從哪裡來呢?內心快樂便是功德。但是,為什麼布施會內心快樂?這只有布...
法執
【佛學大辭典】
上篇:法堂 | 下篇:法船 |
彌勒菩薩今在兜率天內院,將來下降人間成佛,在華林園龍華樹下開法會,普度人天,叫做龍華會。...
當斷諸愛止息諸結
結
囑累品
阿難
五鈍使
繫念定生願
瞻仰
本眷屬妙
緣起
判釋
顰蹙而住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慾望適度則為利,過度則為害

「光明和尚」善導大師

【推薦】極樂世界與華藏世界的關係
言歸於好

社會困亂之時,正是布施的好時機

苦的根源來自於各種慾望

信願具足的判定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