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一、見行,為我見邪見等迷理之惑。即見修二惑中之見惑也。二、愛行,為貪慾瞋恚等迷事之惑。其中以愛惑為主要,故舉一以攝他,即一切之修惑也。行者常作心行。心識之行動也。涅槃經十五曰:「人有二種:一者見行,二者愛行。見行之人多修慈悲,愛行之人多修喜舍。」智度論二十一曰:「眾生有二分行:愛行見行。愛多者著樂多縛,在外結使行。見多者,多著身見等行,為內結使縛。」【又】煩惱所知二障之現行也。華嚴經十二曰:「妙悟皆滿,二行永絕。」同疏鈔十二曰:「凡夫二乘現行二障,世尊無故。凡夫現行生死起諸雜染,即煩惱障。二乘現行涅槃辨利樂事,世尊無彼二事,故云永絕。」【又】唐善導就往生淨土之行業分別二種:一、正行,正行彌陀法者,此有五種:一、讀誦正行,一心專誦淨土之三部經等也。二、觀察正行,一心專思想觀察淨土依正二報之莊嚴也。三、禮拜正行,一心專禮彼佛也。四、稱名正行,一心專稱彼佛之名號也。五、讚歎供養正行,一心專讚歎供養彼佛也。二、雜行,除以上五正行而修其餘諸善萬行,迴向淨土之行者。雜行無量,姑對以上五正行而亦明五雜行。讀誦雜行乃至讚歎供養雜行也。讀誦雜行者除上三部經等,讀誦其餘之諸經而迴向淨土之行,乃至讚歎供養雜行,除阿彌陀佛,而讚歎供養其餘之諸佛菩薩,為往生淨土之行也。見觀經散善義,選擇集二行章。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相無自性性】 p0838 瑜伽七十六卷七頁云:善男子!云何諸法相無自性性?所謂諸法遍計所執相。何以故?此由假...(雜名)Pārvabhādrapadā,星名。譯曰室宿。見寶星陀羅尼經四。...指萬法唯識所現,識外無真實之境。唯識,梵語 vijapti-mātratā,音譯作毗若底摩呾喇多;無境,梵語 an-artha,又...行事鈔·僧像致敬篇:「智論雲,若聞諸佛功德,心敬尊重,恭敬讚歎。知一切眾生中,德無過上,故言尊也;敬畏之心,...【無法語言】 p1060 瑜伽二卷十七頁云:無法語言者:謂染污心說飲食等。...(術語)禪定之名。六祖壇經曰: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舍,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物名)塔上所建重重之相輪(俗雲九輪),名為承露盤謂承露之盤也,略雲露盤。谷響集曰:又重重相輪,名承露盤。故...(經名)一卷,秦羅什譯。說現劫千佛之因緣。...梵名 Vimokāamārga-?āstra。凡十二卷。阿羅漢優波底沙造,南朝梁代僧伽婆羅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本書內容...禪林用語。謂宇宙萬象系由我人之妄想分別而起,本來即無任何一物可執著。一切諸法皆空,僅由於相依相存之關係而存在...(雜語)一切菩薩皆為如來法王之子,而獨稱文殊者,因文殊為佛左面之弟子,而菩薩眾之上首故也。法華文句記曰:問曰...佛說月光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佉羅帝耶山諸牟尼仙所依住處。與大苾芻眾俱,謂過數量...《蓮花藏經》云:若持聖觀音之明咒,能獲得財富、糧食等受用,能免遇怨敵、傳染病、毒、兵器、監獄以及非時橫死,並...一個人的善根也是無始劫來累積而成的,人們常常只見其果,而忽視其往生因地的勤苦修行。 在《雜譬喻經》中有這樣一...眼下北京一直處於雲山霧罩之中。前所未有的嚴重霧霾籠罩了整個華北地區,涉及面積達到140多萬平方公里。數以億計的...【勝者招致憎恨,而落敗帶來愁苦,唯有放棄勝敗之心,才能快樂、平靜。】 我們的態度取決於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思想...明朝時有一個小沙彌,住在普陀山的寺廟裡。 有一天,小沙彌心血來潮,想到郊外走走。他遠眺普陀山最高峰,心想普陀...楞嚴經在大乘佛教當中,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法門,因為它探討的是我們生命的根本。從佛教的角度來說,我們對於我們生...從前有一個人走過大池塘邊。看到水底有金色的影子,很像黃金。 他立即跳入水裡要找那黃金,他把水中的泥土捧一捧的...經過幾天禪修,大家應感到自然安定,不會太浮躁。一般有五六天的禪修基礎,心就慢慢開始回收,不會太散亂,應能比較...
二行
【佛學大辭典】
上篇:二足尊 | 下篇:二門 |
指佛之五種菩提。菩薩發心之後,須經五階始得無上菩提,故稱五菩提。即:(一)發心菩提,在無量生死之中,為阿耨多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