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西域記六云:「初勝軍王(波斯匿王)嗣位,求婚於釋種,釋種鄙其非類,欺以家人女,重禮而嫁之。勝軍王立為正後。其產生之男為毗盧釋迦王。毗盧釋迦欲就舅氏受業,至此城,見新講堂,就中憩駕。諸釋聞之,逐罵曰:卑賤婢子,敢居此室。此室者,諸釋所建,擬佛之居。毗盧釋迦嗣位後,追復先辱,便興甲兵,云云。」經律異相七,引釋迦畢罪經(今不傳)曰:「波斯匿王新紹王位,遣使迦毗羅衛求婚,諸釋五百集會,皆大瞋恚。曰:吾家大姓,緣何而與婢子結婚?時摩訶男,告諸釋曰:波斯匿王為人暴惡,或能壞吾國界。時摩訶男之婢生一女,面貌端正,沐浴衣被,與彼波斯匿王,言此我女也,可以成親。王喜,拜此女為第一夫人(即末利夫人)。後,生一男兒,集相師使作名。相師曰:求夫人時,諸釋共議與不與,彼此流離,今以太子名流離。」毗奈耶雜事七曰:「劫毗羅城釋子大名(即摩訶男)有一婢名明月,常使出園中探華。日日常采多華,結鬘獻於大名。大名褒之,號此女曰勝鬘。後此女遇佛世尊入城乞食,深起敬心,以自飯食奉施之,誓願言:願我此福舍婢身,永獲大富貴。後彼勝光王(即舍衛國波斯匿王)出遊獵,乘馬奔逸,遂至劫毗羅國,入彼大名園。勝鬘見之,種種方便給事於王。王感其機智,請之於大名。將歸立為第二夫人。後生一子,即惡生太子也。後惡生太子,與大臣子苦母(與太子同日生)出城遊獵,至劫毗羅城,入釋迦園,諸釋子大辱之。惡生還憍薩羅城,告左右曰:汝等憶持,父王沒後,我紹位時,告我此事。苦母曰:善哉太子,快出此語,願堅其心。紹位時,我當為說。後,惡生太子起逆害心,與長行大臣謀放逐父婆波斯匿王,自紹王位。時苦母白王言:大王顧念諸釋子怨不?王於是興兵滅諸釋。」涅槃經十六曰:「琉璃太子,以愚癡故,廢其父王,自立為主。復念宿嫌,多害釋種。取萬二千釋種諸女,刵劓耳鼻,斷截手足,推之坑塹。」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人名)菩薩名。舊稱,那伽曷樹那,那伽阿周陀那Nāgārjuna,生於阿周陀那下,故名阿周陀那。以龍成道,故字曰龍...【永斷諸習氣】 p0495 顯揚四卷九頁云:永斷諸習氣者:謂諸如來,出離無始無量無數大劫生死;為證自性不隨轉故;證...(修法)以兩部之深意組立之結界也。為道場限寺域,謂為結界。...(人名)Yajadatta,又作延若達多,耶若達多。人名。譯曰祠授。因祠天而授之義。俱舍光記三十曰:延若達多,此雲祠...謂苦樂等一切果報非存乎偶然,係由善惡之業力所感而來,故稱業感。即由善惡之業因,感苦樂之果報。[俱舍論卷十一、...羯磨疏·諸眾安居篇:「出界行法,律中有五:初受日出法;二、命梵移法;三、和護餘緣;四、受出逢難;五、無緣經難...【諸種子】 p1344 成唯識論二卷十六頁云:諸種子者:謂諸相名分別習氣。又云:諸種子者:謂異熟識所持一切有漏法種...(術語)十種得戒緣之一。如憍陳如等五比丘,聞四諦之理而入見道,體迷悟因果之道理而得自然具足戒也。...全一卷。唐代菩提流支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內容敘述歡喜天毗那夜迦之儀軌,包括一字咒、像法供養法、偈頌、處...(1860~1926)祖籍江西,俗姓鄺。字聖頂,號素子。自幼茹素,好讀佛書,喜游寺剎。二十歲禮長沙常淨和尚為師,未久...故不故思者: 一、故思業 思有三種: 一、審慮思 二、決定思 三、動發勝思 前二種思是發身語遠...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長者...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今天我們《莫到老來方修道》,要講到關於第二個大的部分,叫緣起門。為什麼要說有極樂世界,為什麼要讓我們知道有阿...你的心衹要住在外境,這個就是生滅心! 第一個,你今生會活得很痛苦,因為你的心作不了主。別人要怎麼樣,別人舌頭...陳進池居士這位淋巴癌蔓延全身的患者,一向是怕痛、怕苦的,不太能忍苦捍勞;當他痛苦時,曾祈求要安樂死,早見阿彌...問: 家里人反對我學佛、拜佛、誦經,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遇到這個情況,首先你要了解一下你家裡的人為什麼反對...末法時期,天下災難頻傳。天地失調起源於人不斷的追求名利與物慾,人倫道德不斷的減退!貪、嗔、癡、慢、疑使人們的...明心見性的人,他們的心境是什麼?古來大德有幾種形容,你把它體會看看。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人的心境:生擒活捉不費吹...為什麼把在家人非時行淫說為邪淫呢?因為在經期、懷孕期、齋戒日、疾病中、哺乳時、勞苦憂傷時等非時行淫,會對自她...問: 東林寺作為淨宗第一祖庭,似乎特別強調計數念佛,譬如百萬佛號閉關、五一佛七、十一佛七以及每日念佛規定數量...
惡生王逆害
【佛學大辭典】
上篇:毗琉璃 | 下篇:惡生王滅釋種往昔因緣 |
(術語)靜慮即禪定之力也。圓覺經曰:諸菩薩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