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真理之體雲寂,真智之用雲照。楞嚴經六曰:「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正陳論曰:「真如照而常寂為法性,寂而常照是法身,義雖有二名,寂照亦非二。」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比量】 因明用語的三量之一,心識的三量之一.比量是由推理、推論而獲知的知識。如看到遠處有煙,則知其下必有火...四平等心,亦即慈、悲、喜、舍之四無量心。...【不堪忍行】 p0325 集異門論七卷七頁云:云何不堪忍行?答:謂不堪忍寒熱飢渴蛇蠍蚊虻風雨等觸。又不堪忍他人所發...五結之一。指貪慾煩惱。結,梵語 bandhana,即結縛眾生,令不能出離生死之煩惱。謂貪慾之煩惱能使人繫縛於三界之生...(人名)日本人。曾入唐,禮五台山。逢志遠法師,寫得台家諸書。又就元政阿闍梨,義真阿闍梨,玄法寺法全阿闍梨等傳...法性之體,離諸相而寂滅無餘,謂之離;法性之用,微妙不可思議,謂之微。寶藏論離微體淨品(大四五·一四七上):「...又作生得、果報。謂非由修習所得之果報,即指自然所生者。八地以上之菩薩受變易身時,生之同時自然而得之定,稱作報...【四種理趣言教義】 p0459 顯揚二十卷四頁云:復有四種理趣言教義。一、差別理趣言教。二、建立理趣言教。三、無異...梵語 prthag-jana。音譯必栗托仡那。全稱婆羅必栗托仡那(梵 bālaprthagjana,意譯愚異生)。舊譯為凡夫,新譯為異...(術語)秉法中之眾僧法也。...【於一切法得自在轉】 p0750 世親釋十卷九頁云:於一切法得自在轉者:由得神通於一切法,自在而轉。以諸如來,...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長者...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關於念佛,我們從靜的時候學起,就是說:安靜的時候會念佛。若初學念的人,在較吵的地方,較動鬧的地方,恐怕他就提...古人說: 靜中工夫十分,動中才有一分; 動中工夫十分,睡夢中只有一分; 睡夢中工夫有十分,八苦交煎,生死臨頭,...大凡生存於斯世,每個人帶著宿世的業力或願力,在其人格傾向與個性特質上均會烙下或深或淺的印記。或有天生好樂權力...要成功任何一件事,都必須因緣具足,用現代話來講,就是要具備充分而必要的條件,學佛這件大事更是如此。所以學佛的...山城重慶,由於經常霧氣氤氳而素有霧都之美譽。長江、嘉陵江在市區的匯合處北岸是繁華的朝天門碼頭,南岸便是玄壇廟...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說佛教有崇拜的話,那麼,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創期,佛教沒有佛菩薩像,僅雕刻...在《法華經》的信解品裡有一個大富長者窮子喻。釋迦牟尼佛給須菩提授記,授記就是授記你在什麼時候成佛,國土是怎樣...問: 是否我們平日念佛一定要念到三昧方有往生把握? 宏海法師答: 這個問題我這樣來說,就是如果真的念到念佛三昧...
寂照
【佛學大辭典】
上篇:寂滅道場 | 下篇:寂照神變三摩地經 |
華譯為總持,總是總攝一切法,持是能持無量義。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總綱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