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謂無要之文字,不用之言語也。文字屬於色塵之境,言語屬於聲塵之境。臨濟錄曰:「上他閑塵境,都不辨邪正。」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非安立諦何緣顯示】 p0719 瑜伽六十四卷十五頁云:問:若安立諦,建立為諦;何因緣故;更復顯示非安立諦?答...謂罪障皆由妄想而生,藉思惟、懺悔之功德,一切罪障皆消滅;如霜露遇朝日而消失,罪業受智慧光明之照射而無蹤。觀普...全一卷。唐代菩提流志(572~727)譯於長壽二年(693)。又作有德女所問大乘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本經旨在顯揚...(雜語)謂系屬於一定寺院而投信施之俗家也。檀為檀那或檀越之略,施與之義。...「滿果」之對稱。眾生之果報有總別之分,凡果報之主要成分,稱為引果;果報之局部,則稱為滿果。例如第八識為引果,...【現在識】 p0952 集異門論十一卷十一頁云:云何現在識?答:若識、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職位)唐朝置管領天下僧尼之官,謂為功德使。僧史略中曰:會要云:大歷十四年,敕內外功德使並宜停置。若然者,代...【五種愚】 p0256 瑜伽九卷十八頁云:復有五種愚。一、義愚。二、見愚。三、放逸愚。四、真實義愚。五、增上慢愚。...三種清淨之一。指身業遠離煩惱垢行。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俱舍論卷十六、集異門足論卷六](參閱「清淨」4...以兔、馬、像三獸之渡河比喻三乘斷惑修行之深淺。蓋佛陀住世說法四十五年,然因聽聞教法之人根機深淺不同,乃以方便...亦名:心念說戒法 隨機羯磨·諸說戒法篇:「心念說戒法。佛言,一比丘於說戒日如前辦眾具,待客比丘。若無者,應言...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前面的安樂道講到苦樂的問題,這一塊我們全部講完了。這個以後,談解脫的問題,就是解脫道。三法印,有三個法來決定...問: 我越是修行,越覺得自己差勁,越來越慚愧,越往自力方面努力,感覺不太想佛力。自己想往生,也有信心,這種情...我們該有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價值觀及生活方式?要少欲無為。 少欲,這裡並沒有講斷欲。佛是非常慈悲,凡夫眾生不可能...生苦我們都忘記了。雖然我們在娘胎裡那個苦啊,我們每個人都體驗過了,是非常苦的,所以佛菩薩比喻為胎獄。像一個地...出家人是佛陀的親近追隨者,是如來偉大家業的繼承者,是一切世間的無上福田,因此決定了他們具有廣大的功德,地位至...今天是打七的最後一天,我們打七的目的,是用參禪的方法或是念佛的方法,離卻攀緣心,證到我們本有的自性。我們的自...看了(祭奠亡人)這一幕情景,我們淨土行人就得要想到死亡是人生最大的事情了,面對著十里山墳就能覺悟到,無論在世...心即是佛,佛即是覺,此一覺性,生佛平等,無有差別,空寂而了無一物,不受一法,無可修證。靈明而具足萬德,妙用恆...
閑塵境
【佛學大辭典】
上篇:閑道人 | 下篇:閑機境 |
濟緣記釋云:「即阿濕婆等在羈連聚落,污家惡行;佛令舍利弗往擯;二人來悔,二人逃去,二人不悔,遭擯起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