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比丘應成就十一法。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脫,五解脫見慧,已上五者即五根也。六根寂,六根之寂靜也。七知足,八修法,九知方使。十分別義。十一不著利。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謂順舍觸所起身舍心舍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舍界。復次修未至定靜慮中間第四靜慮。及無色定。順不苦不樂觸...【壞苦行苦以異門說】 p1446 瑜伽二十七卷十九頁云:問:何故世尊苦苦一種,以自聲說:壞苦、行苦、以異門說?答:...懺法是悔除所犯罪過以便積極修行的一種宗教儀式。 中國佛教中的懺法,起源於晉代,漸盛於南北朝,至隋、唐大為...非往生淨土之行業,乃以餘行而求往生淨土,稱為雜業。與「雜行」同。依往生禮讚所說,修雜業而往生淨土者,甚稀甚微...禪林中,酒之隱語。東坡志林:「僧謂酒為般若湯,魚為水梭花,雞為鑽籬菜。」 p4308...指禮讚佛陀舍利及佛願眾生得脫的平等大智之讚文。如諸迴向清規式卷五所舉(大八一·六八六下):「一心頂禮,萬德圓...又作戚歡隨煩惱。小乘分隨煩惱為戚隨煩惱、歡隨煩惱二種。戚隨煩煩惱,又作戚行轉隨惑。戚,憂戚之意;即隨惑現行時...(雜語)智度論三十四曰:般苦波羅蜜多是諸佛母。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為母,般舟三昧為父。三昧能攝持亂...(術語)Rāja-dhātu,阿剌闍界,結界名。譯為王界。飾宗記八末曰:阿羅闍界者,一王所領,一國土眾僧,皆得是名阿...(修法)又曰阿彌陀護摩。阿彌陀如來之供養法也。多為追薦迴向修之。...【已作不失未作不得】 p0230 瑜伽三十八卷十四頁云:云何內明論顯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謂諸有情、自所作業,雖復...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爾時喜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此眾中,頗有菩薩...(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所以說到禪這個問題,有些人來禪堂裡,叫我們道念佛是誰。他就用心了,念佛是誰恐...末法時期持戒的障緣極多,知見是最主要的問題,以下重點談一談現代人在戒律方面常常犯的一些邪見。 一者,易位用法...念佛人自然得五福臨門,何以見得呢? 我們把古人說的五福的次序倒過來一下,逐個來說吧! 一、善終: 念佛人得善終...過去佛陀與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離的獼猴林中。當時,有一位名叫師子的大將軍前往拜見佛陀。將軍見到佛...問: 莊周夢蝶,是蝶入夢,抑或人夢蝶,夢境可信性高嗎? 大安法師答: 莊子有一天做夢,夢到了蝴蝶栩栩如生。所以...第二個很重要,保護你的善根。這個地方有些時候要暫時的停止。看第四段,第四段很重要。 四、暫止息力於中若身心疲...金剛般若波羅蜜就是我們了生死的要道。那麼《金剛經》以什麼為它的宗旨?《金剛經》是無相法門,這個經的宗旨,就是...文道是個雲水僧,因久仰慧薰禪師的道風,故爬山涉水不遠千里的來到禪師居住的洞窟前,說道: 末學文道,素仰禪師的...
十一法
【佛學大辭典】
上篇:十 | 下篇:牧牛十一法喻比丘 |
佛、聖人、和尚(受業本師)、闍梨(受業時教授威儀的阿闍梨)、僧、父、母、病人。佛、聖人和僧屬於敬田;和尚、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