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梵語Anantanirdeśapratiṣṭhāna samādhi。佛說法華前,先說無量義,次入此三昧也。無量者三乘五乘等無量法門即無量義也,義處為無量義之依處,即實相也,生無量法義依處之實相無相三昧,謂之無量義處三昧。佛既說無量義後,將說實相,於中間入此定,依所出之無量義故為無量義經之三昧,依所歸之義處,則為法華經之三昧,因而通於前後。法華文句二曰:「三道即三乘,四果即羅漢緣覺菩薩佛。此等諸法名為無量,實相為義處,從一義處出無量法,得為無量法入一義處。」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極於法界】 p1197 佛地經論二卷四頁云:極於法界者:顯示世尊證得果相殊勝功德。謂得窮極清淨法界如是法界、是修...【四不定識俱不俱分別】 p0466 成唯識論七卷三頁云:四皆不與第七八俱。義如前說。悔眠唯與第六識俱。非五法故。有...(地名)Ānandapūra,西印度之境。小乘之僧徒頗多。見西域記十一。...【薜荔多】 應法師云:正言閉麗多,此雲祖父鬼。或言餓鬼,餓鬼劣者。孔雀經作俾(卑寐切)禮多。...謂善惡業因能招感苦樂的果報。...即於一己心中所修得之法門。摩訶止觀卷一上(大四六·一中):「此之止觀,天台智者說己心中所行法門。」此自己心中...禪林用語。又作好不鯽溜、好不唧令。此語含有嘲弄、嘲笑之意。不唧[口*留],即不伶俐之意;指愚魯之鈍漢。此外,類...【名色】 p0585 瑜伽九卷十三頁云:俱有依根曰色。等無間滅依根曰名。又云:又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種,若根處所...(天名)又作護世四王。持國,增長,廣目,多聞之四天王也,此四天居須彌山四方之半腹,常護持四天下,故名護世,又...【二十隨煩惱下上相達】 p0044 成唯識論六卷二十二頁云:有義,小十,下不緣上。行相麁近,不遠取故。有義、嫉...(譬喻)色,聲,香,味,華服,邪念之六法,譬如劍刃,即六塵是也。六度集經五曰:吾以國為怨窟,以色聲香味華服邪...六度集經卷第一 吳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譯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國鷂山中。時,與五百應...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萬行起於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師鳩摩羅什,誦持此品以為心首。...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跟學生出遊,路旁有兩個人在吵架,一個罵道:你沒有天理!一個反駁道:你沒有良...從前,印度有座寺院,裡面住了四位神通廣大的道人。城裡,有四個居士對於道人的修行十分景仰,他們固定到寺裡請法,...
迴施眾生得益疑 迴向布施給眾生,眾生真實能得到利益嗎?如果眾生由於你的迴向沒有得利益,這也不是虛妄的事情嗎?...
自在是思惟修得來的,思惟修就是觀,你這樣做就是觀自在,他這樣做就是觀自在;不觀,你是自在不了的,不觀不自在。...
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有一種招感,就是一種感應,或者說一種磁場的吸引力。你的磁場吸引力越強,就說...問: 祖師曾說受戒容易守戒難,尤其是末法時代要守清淨的戒實在不容易,要守清淨的大戒(比丘、比丘尼)更不容易。...
唱誦毫無義理的千句偈語,不如唱誦一句有法益的偈語,聽聞之後,使人趣入寂靜。 一群商人共同搭船出海,不幸發生海...聰明的一休是很招人喜歡的,喜歡他的中國人可能有好幾代了。一休和尚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他生於l394年,是後小松天皇...
無量義處三昧
【佛學大辭典】
上篇:無量清淨佛 | 下篇:無量壽如來印 |
指有關出家受戒之作法。世尊以來即有關於出家受戒之規定,此類規定詳載於諸部派之律藏犍度部受戒犍度中,印度部派佛...
極於法界
四不定識俱不俱分別
阿難陀補羅國
薜荔多
業感
己心法門
好不唧
名色
護國四王
二十隨煩惱下上相達
六劍
【大藏經】六度集經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藏經】梵網經

【推薦】一言折盡平生福
竿影見佛法

迴向給眾生,眾生能得到利益嗎

你要常常這樣想,我相就沒有了

對娑婆的愛取調伏到最低
守戒太難,是否守住十戒就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