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Āryadeva,廣百論本之作者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薄塵行】 p1403 顯揚三卷十三頁云:七、薄塵行。謂如有一,於過去生,不久數習貪慾瞋癡;然已修習彼對治法。是因...(術語)行秘密瑜伽法之壇場也。指金胎兩部之曼荼羅壇而言。...指分析諸法而入空之觀法。與「體空觀」相對稱。又作析色入空觀、析假入空觀、析法入空觀、生滅觀、拙度觀、析法觀。...梵名 Jambu-dvīpa,巴利名 Jambu-dīpa 之音譯。又作閻浮利、贍部提、閻浮提鞞波。閻浮,梵語 jambu,乃樹之名;提...(人名)Āmrapāli,人名。又植物名。...【慈愍理】 p1266 瑜伽三十卷二十頁云:覆審思擇:此中都無我及有情,或求樂者,或與樂者;唯有諸蘊,唯有諸行,於...(1628~1697)明末清初僧。鹽城(江蘇鹽城)人,俗姓孫。初習世學,讀書有慧思。順治四年(1647)手刃父仇,告祭於...位於浙江杭州西湖西北隅之島嶼。又稱孤嶼、瀛嶼、梅花嶼。相傳唐代曾於此建有孤山寺,宋初改稱廣化寺。宋大中祥符九...【不輕法師】 p0326 瑜伽八十四卷四頁云:不輕法師者:不作是言:彼於我所,種姓卑劣故。...全一卷。唐代藏川所述。全稱閻羅王授記四眾逆修生七往生淨土經。略稱十王經、十王生七經、預修十王經。收於大正藏第...【半者珂但尼】 此雲五嚼食,謂根莖葉花果等。寄歸傳云:若已食前五,必不食後五;若先食後五,則前五隨意啖之...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土法門單刀直入、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信願持名,乘托阿彌...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有; 能滅無始億劫業, 令彼苦惱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
我們修行的一個重點:研真窮妄名之為學。蓋能深造自得,則左右逢其源。那麼我們修學佛法當中有一個重點,就是研真窮...
佛法的因緣觀,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說:第一個,你自身的因緣,就是縱向的因緣,你未來要往哪裡去。你自身的因緣當然...問: 請問師父,我有一個問題就是說,先去想厭離娑婆,然後欣求極樂,最後回歸於一聲佛號。那回歸這一聲佛號的時候...
問:如何是修道? 師云:道不屬修。若言修得,修成還壞,即同聲聞;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云:作何見解,即得達道?...我們學佛修行的人,應該具備兩種態度內方、外圓。 內方是指應把握佛法的原則和自己的身份、立場,不要放棄自己的立...
我們修行人很怕聽到障礙這兩個字,諸位你的障礙是哪裡來的,你知道嗎?所有的障礙只有從一個地方出來,就是你的內心...佛說《楞嚴經》,其因緣為阿難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在阿難的戒體快要被毀壞時,佛陀令文殊菩薩持楞嚴咒前往救護阿...一所寺院的監院師父,參加法眼禪師的法會,法眼禪師問:你參加我的法會有多久了? 監院說:我參加禪師的法會已經有...
聖天菩薩
【佛學大辭典】
上篇:聖大總持王經 | 下篇:聖心 |
【相續略有五種】 p0838 大毗婆沙論六十卷七頁云:然諸相續,略有五種。一、中有相續,二、生有相續,三、時分...
薄塵行
秘密瑜伽壇
析空觀
閻浮提
庵羅波利
慈愍理
原志
孤山
不輕法師
預修十王生七經
半者珂但尼
【大藏經】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大藏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研真窮妄名之為學

怎樣讓彌陀對我們的加持力達到最高
念佛不出聲心裡默念可以嗎

本既無迷,悟亦不立
聖嚴法師《海綿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