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十種得戒緣之一。如將受戒之尼,容姿端麗,於至精舍之路,有遇難之恐時,佛為遣使授具足戒。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根善巧】 p0922 顯揚十四卷八頁云:云何根善巧?頌曰:於能取、生、住、及染污清淨;無理我觀餘於彼果增上。...【八智】 p0068 發智論八卷四頁云:有八智,謂法智乃至道智。云何法智?答:於欲界諸行,諸行因、諸行滅、諸行能斷...(一)謂雖斷除煩惱,然猶存殘餘之習氣。又作殘習、餘氣、習氣。二乘不能斷除餘習,僅佛能斷之。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大...梵語 bhava-rāga,巴利語同。為「欲貪」之對稱。又作有欲。指於色、無色二界所起之貪慾。有,指色、無色二界之定及...(雜語)羯磨之略字。...云何疑蓋?謂於佛法僧。及苦集滅道。生起疑惑。二分二路。猶豫疑箭。不決定。不究竟。不審決。非已一趣。非當一趣。...【吉由羅】 或枳由邏,此雲瓔珞。...據明代法藏所輯之弘戒法儀卷上載,於傳戒之際,以法衣袈裟付囑受戒者之戒師,稱為付衣和尚。若以坐具付囑者,則稱為...月天子之輦。據起世經卷十所載,月輦系由青琉璃所成,高十六由旬,廣八由旬,月天子及諸天女於輦中,以天種種五欲功...【有漏無漏法】 p0549 瑜伽一百卷十六頁云:言有漏者:謂若諸法,諸漏所生,諸漏粗重之所隨縛,諸漏相應,諸漏...據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二載,習禪之時,若生起如下三疑,則不能入於禪定。即:(一)疑自,若人以諸根闇鈍、罪垢深重...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聖八關...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
在利益面前時的抉擇 利益面前,很多人都會扯下偽裝。這個時候,通常是識人、辨人的最佳時刻。 如果一個人為了自己的...佛法是平等的,不論你年紀大小,動步早就早回家。當年高明寺來果和尚有個侍者,只有十幾歲,還是個孩子。他跟來果和...
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 這兩句是承上面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兩句話而來。由於你不作諸惡,所以才能得到:...各位聽眾!農曆的七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這七月末後的一天,相傳是地藏菩薩的生日。實在地說,這一天不是他的...常常聽到有人埋怨好人難做,也有不少人一味放大好人沒好報,說輕點這是道德撒嬌,說重點這是推卸責任、躲避崇高。再...
今天是第一個七的第一天,我們注意要有一個正確的出發點:我們為什麼要打七?為什麼要開悟?為什麼要用功夫?我們的...
剛開始修學佛法,我們當然攀緣外境了,我們攀緣佛菩薩的聖像,所以我們皈依三寶,我們攀緣苦惱眾生,所以我們生起慈...1.佛為什麼要說淨土法門 如來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大事因緣者,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直下成佛而...
遣信得
【佛學大辭典】
上篇:遜婆明王法 | 下篇:遣喚 |
(雜語)五濁之異名。見七佛神咒經一。...
根善巧
八智
餘習
有貪
羊石
疑蓋
吉由羅
付衣和尚
月輦
有漏無漏法
三疑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教你從四點看清一個人
本煥長老:修行,功夫,開悟

常有吉神擁護
南亭和尚《地藏菩薩本跡因緣》
善良的心不因被欺騙而改變

修行要發三種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