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弟子欲受灌頂者,應具十德。是灌頂具支分之隨一也。一、信心,阿闍梨觀彼現在之根性或久遠之因緣,於此不思議之緣起三種秘密(即三密)諸法便中,直信無疑,能無怖畏,乃堪攝受也。二、種姓清淨,可為婆羅門等四種大姓者,若是旃陀羅等,則以家法相承,習行不清淨事之故,性弊惡多,若為作傳法灌頂,使流通大法,則輕慢他,或成匱法之因緣,即如比丘之受具,亦宜簡去毀辱眾僧之極卑下姓也。若但為結緣受法,則非所論。復次,若久遠以來曾有發菩提心之因緣,則是生於如來種姓中,最為殊勝。三、恭敬三寶,於佛法眾僧起淳厚謙下之心,常好親近供養,尊重讚歎,可知是人有前世行過之因緣也。四、深慧嚴身,如是等於虛空之無邊佛法,非劣慧者心器所能堪,故以智性深利自為莊嚴者,乃可為說也。五、堪忍無懈怠,此是有所能堪而無所退屈之義,梵音與忍辱不同。謂求法之因緣,種種艱苦之事,皆能作之,假令一度不成,復更發跡而修之,如誓挹盡大海而後已,若人之志性如是,則可傳法也。六、尸羅淨無缺,於在家出家之律儀,乃至於本姓受之諸禁戒,隨所奉持,深心防護,無有缺毀,若具如是之性則雖未入三昧耶平等大誓,亦當恭順無違,故堪傳法也。七、忍辱,於內外違順境界八種大風,其心安忍,無所傾動,可知是人必不犯持明之重禁,作不利眾生之行(此十重禁之第四也),故堪傳法也。八、不慳吝,於所有財法常念惠施,於來求者,心無鄙吝,可知是人不犯持明之重禁而慳吝正法(此十重禁中第三),故堪傳受也。九、勇健,即是阿闍梨中之德,勇健之菩提心之種姓,於行道時,遇種種可畏之色聲,亦心不怯弱,乃至出生入死無怖畏之想,正順於菩提薩埵大人所行,故可傳授也。十、堅願行,此是要心之願,梵音與求之願不同,如自立志每日念誦三時,則終竟一期,雖遇種種之異緣,亦無間絕,如是事有終始則善行菩薩之事時,亦不虧本誓,故堪傳法也。然此所說弟子之十德,若兼備者,甚為希有,但有所偏長,可望匠成,即應攝受。又如聲聞之受具時觀察種種之遮難,如所謂太小太老色貌瑕疵諸病患等。是恐白衣之嫌呵故也。今此摩訶衍,即不如是,但使道機可濟,則雖有諸餘過失,亦皆所不觀也。見大日經疏四。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鼻識自性】 p1279 瑜伽一卷七頁云:云何鼻識自性?謂依鼻、了別香。...(地名)又曰波婆梨庵婆羅,林名。翻梵語九曰:波婆梨庵婆林,應雲波婆梨庵婆羅林。譯曰:波婆梨者,衣。庵婆羅者,...(名數)五種之通力。身口意三業,通用無礙,變化自在,謂之通力。一、道通,以證悟中道實相之理而得之,如菩薩之通...全一卷。吳·支謙譯。敘述十二因緣之經,為研究十二因緣之重要資料。又稱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聞城十二因緣經、...佛教有智悲二門,凡是自利的德行叫做智門,一切利他的德行叫做悲門。...深妙的總持。總持即陀羅尼(咒)。...比量者,謂現餘信解,此云何?謂除現量所得餘不現事決定俱轉,先見成就今現見彼一分時,於所餘分正信解生,謂彼於此...【撥無第八識及一切法不應道理】 p1344 成唯識論三卷十七頁云:有執大乘遣相空理為究竟者。依似比量,撥無此識及一...亦名:向非具人說粗罪戒緣起 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佛在羅閱城,有波利婆沙摩那埵比丘在下行坐,六群比丘以所犯...出自說法明眼論卷上。即:(一)身不淨,指身在生死之污泥中,故稱不淨。(二)口不淨,口說煩惱戲論之雜言,故說不淨。...梵語 vāha。意譯[竹/(宅-宀)]、篅。即可容納二十佉梨之器具。佉梨,即一斛,相當於十斗。又「婆訶麻」一詞,婆訶為...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怎麼走出妄想呢?大智慧的佛陀,做了兩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個,他讓我們看看我們的過去。你讀《楞嚴經》就知道,整部...伴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日益關注的焦點開始轉向精神層面,在追求精神昇華方面,宗教當是首選,而承載著諸多國家...靜慮三品者,一,安住靜慮;二,引發靜慮;三,成所作事靜慮。 前面的四種功德,都是一種散亂的狀態,這個地方的功...問: 我朋友有這樣一個問題,她說她經常遇到有緣人就勸他們念佛求往生,包括很多年輕人。有一個寺廟的住持就對她說...孔夫子生在春秋時代,這個時候是周朝,周朝到了後期,王室衰弱,名家諸侯對週天子大多是陽奉陰違,各自藏有私心,擴...中國的禪宗,是不落階次的頓悟法門,若涉及禪觀或禪教的方法,例如數息觀、不淨觀、因緣觀、枯尸白骨觀等,便可能被...那還是好幾年前,淼鎮新開了一家玩具店,主要經營一些玩具和裝飾品,以前鎮上也有賣玩具的,不過大部分在百貨店裡放...有一個人去應聘工作時,隨手將走廊上的紙屑撿起來,放進了垃圾桶。他的舉動恰好被路過的面試官看到了,因此他得到了...
弟子十德
【佛學大辭典】
上篇:法師十德 | 下篇:十慮 |
全一卷。唐代寶思惟譯。又稱隨求經、隨求得大自在咒。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本經敘述佛應大梵天王之請,而說根本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