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謂惑業苦之三者。見顯揚聖教論一。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梵語 prthag-janatva。舊譯為凡夫性。凡夫者,乃指六道之中未得佛法之有情眾生。異生性,即眾生成為凡夫之依據或原...全一卷。宋代曹洞宗僧一辯(又稱一辨,1081~1149)問,慈雲覺答,林泉從倫附頌。收於卍續藏第一一九冊。系青州普照...(?~1342)元代臨濟宗僧。晉寧(雲南)人,俗姓段。年十八,禮雲峰出家。時時以生死為念,參究不懈。一日聞伐木聲...指僅為依學經論學問之宗派,而非講求信心修行之宗派。如俱舍宗、成實宗即是。 p3059...又作貫花。指經文中之偈頌。蓋一般經典之散文比喻為散花,對於貫穿經文之偈頌則比喻為貫花。於禪林中,特指達磨之傳...(異類)本為彗星之句,其名出漢書,梵語曰憂流迦,正法念經翻為天狗。亦彗星之名也。正法念經十九曰:一切身份光焰...【出離差別有三種】 p0483 集論七卷八頁云:云何出離差別?此有三種。謂聲聞乘,獨覺乘,大乘,補特伽羅差別故。...(術語)假幻之無事實以顯法之假有也。法華玄義二下曰:幻有為俗,即幻有空為真。...亦名:三衣品數、正衣從衣 子題:七十二種三衣、正衣、從衣、大衣正有十八品、大衣從有六品、九條從衣有六、三衣數...七轉又作七聲、七例或蘇漫多聲(subanta), 乃梵語文法上表示名詞等語尾之變化者。九例又作二九韻、丁彥哆聲(tiv...【尋思之所鑽搖】 p1179 瑜伽十八卷十七頁云:云何尋思之所鑽搖?謂如有一、於先所得先所受用諸欲境界,不正作意;...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有摩訶比丘僧萬二千人,皆...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然用就體分,...解深密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
佛講一切法無相,尤其在《金剛經》中,明確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心經》也講諸法空相。既然強調...三寶,就是佛、法、僧。衹要三寶住世,人類就有光明,人類就能得到救濟,就有未來的希望,所以三寶是萬世的明燈。 ...阿融的職業是在酒樓餐館中專門從事下刀斬剁宰殺飛禽、水族魚鱉、家畜的工作。不須費心,待遇也不錯,口袋裡的鈔票經...
如果一個人,他對過去的業都沒有處理沒有處理的意思,從唯識的角度就是隨順它。 你說:我沒有對治它,我也沒有隨順...
我這兩天接到一個電話,就是說:我家有人住在寺廟裡,家裡怎麼還有人生病,怎麼還會死人?你怎麼就一點也不慈悲我?...問: 如何能得到美滿家庭? 方海權答: 在《三世因果文》說道:美滿的良緣、美滿的家庭,來自過去生中佛門多結善緣...
佛的弟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人是有情眾生,人是有情感的。人從那裡來?佛教講就是愛。十二因緣中,無明、行、識、...
六大賊者,即外六塵。菩薩摩訶薩觀此六塵如六大賊。何以故?能劫一切諸善法故。如六大賊能劫一切人民財寶;是六塵賊...
三雜染
【佛學大辭典】
上篇:雜染 | 下篇:雜修靜慮 |
(術語)固執於解脫而不能圓滿自利利他之行,譬如墮於深坑也。大集經十三不可說菩薩品曰:善男子!譬如有人墜墮深坑...
異生性
青州百問
崇照
依學宗
花偈
天狗
出離差別有三種
幻有
三衣正從
七轉九例
尋思之所鑽搖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大藏經】解深密經

不要老掛起那討債的面孔
聖嚴法師《三寶萬世明燈》
廚師改行,全家獲福

【推薦】平常沒什麼感覺,臨終時你就知道怕了

佛教不能保證任何人不病不死
如何能得到美滿家庭

佛教的情感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