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是為舊稱,新稱雲三三摩地,譯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經謂之三空,此就所觀之理而名之。十地論謂之三治,此就所斷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無漏二種:有漏定謂之三三昧,無漏定謂之三解脫門。解脫即涅槃,無漏為能入涅槃之門也。猶如有漏曰八背舍,無漏曰八解脫也。三三昧之義:一、空三昧與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相應之三昧也。觀諸法為因緣生,無我無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為空三昧。二、無相三昧,是與滅諦之滅,靜,妙,離,四行相相應之三昧也。涅槃離色聲香味觸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為無相。以無相為緣,故名為無相三昧。三、無願三昧,舊云無作三昧,又云無起三昧。是與苦諦之苦,無常,二行相,集諦之因,集,生,緣,四行相相應之三昧也。苦諦之苦,無常及集諦可厭惡,又道諦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舍故總不願樂之,故以之為緣,謂之無願三昧。又於諸法無所願樂,則無所造作,故謂為無,名為無起。但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與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厭舍,故無願三昧中,不取之也。法華經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無量壽經上曰:「超越聲聞緣覺之地,得空無相無願三昧。」同下曰:「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智度論十九曰:「於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轉為空無相無作,解脫門。」同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脫,到無餘涅槃,以是故名解脫門。」俱舍論二十八曰:「空謂非我,無相謂滅四,無願謂餘十,諸行相相應,此通淨無漏無漏三脫門。」大乘義章二曰:「言無願者,經中或復名為無作,亦名無起。(中略)此三經論名解脫門,亦名三治,亦名三空義,或復說為三三昧門。三脫三昧經論同說,三治一門如地論說。言三空者,如仁王經,言三脫者就果名也。三障對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天台之名目。就諸經之當意而判教意,謂之當分,由法華經之意,定餘經之意,謂之跨節。例如阿含經為使離生死...生即無生,無生即生,是諸部般若經所說的道理。俗諦叫做生,真諦卻叫做無生,因為俗諦所說的生本來是無生,所謂生者...【諸所有識】 p1347 集異門論十一卷十頁云:諸所有識者:云何名為諸所有識?答:盡所有識,謂六識身。何等為六?謂...【燒】 p1387 瑜伽八卷六頁云:能令所欲,常有匱乏,故名為燒。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頁云:又非愛合會,所愛乖離...(傳說)西域記八謂初有婆羅門,高才博學,門人數千受業。學徒一日遊觀,有一書生徘徊悵望。同儔謂曰:汝何憂?曰:...梵名 Kimbilā-venuvana,巴利名 Kimbilā-veluvana。金毗羅,又作金婆羅、欽婆羅。所在地不明,或謂系恆河河畔之金...(職位)法華會最勝會等講經義之人也。每講會選其人。...發得無相妙慧之三昧。為文殊菩薩及其眷屬所住之三昧。大日經疏卷五(大三九·六三五中):「各作一奉教者,皆跪向使...禪宗公案名。出自善財童子與德雲比丘在別峰相見之因緣。碧岩錄第二十三則(大四八·一六四下):「教中說妙峰孤頂,...為「減執」之對稱。謂增益之執,如執著諸法實有的偏於「有」之執情。為二種妄執之一。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大四三·...凡二卷。略稱心經幽讚。唐代窺基撰。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三冊。本書乃般若心經最早之註疏,全書系依法相唯識之義旨而隨...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眾五百人俱。 時,有眾多...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有位學長告訴末學:他去請問老和尚要怎麼樣念佛? 老和尚馬上反問他:你怎麼樣念佛? 他答:我有空的時候就念佛。 ...有些人認為佛教是消極的,擔心一旦學佛會失去進取心,因而不敢走近佛教,其實這是對佛教的誤解。從世俗意義上說,進...印光大師說一切從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報和智慧。學佛要知道怎樣來修福修慧,這就要從恭敬開始學。恭敬,落實到...我們學佛法為什麼不得成就呢?由昔業障由於被過去生所造的業因障礙住了。業障的問題,講起來很多,可另作專題討論,...還有一種最方便的法子,就是呼吸念佛。 行人端身正坐,調順呼吸,不使有快慢不均,粗澀喘急,一呼一吸,平靜緩慢。...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再美麗的人也有些地方缺憾,若是十全十美就變成了天仙仙女了。心裡上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再...一個參禪開悟的人,他是要選擇求生淨土的,這是一個反證:如果他自稱開悟,但並沒有對淨土產生信心,則證實他沒有開...這是《閱微草堂筆記》裡的公案。一個鄉村有一位長者,家裡比較富有,為人也很仁厚。有一天,一個小偷溜到他家偷東西...
三三昧
【佛學大辭典】
上篇:三三品 | 下篇:重三三昧 |
【觀所緣緣論】 陳那論師造,唐代玄奘譯,全一卷。別譯本如陳代真諦所譯的《無相思塵論》一卷。本論之偈文為四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