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婆沙論。三獸渡河。兔浮水上。馬及一半。象窮底。喻菩薩緣覺聲聞。所得有淺深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靜慮能入現觀非無色定】 p1380 顯揚十九卷十四頁云:又依靜慮,能入現觀;非無色定。以諸靜慮,毘缽舍那極猛利故...(術語)忽然心起,緣善惡之境,謂之獨頭心,更相續而緣前念,謂之重緣心。小乘戒中亦立心戒,依此重緣心也。...(經名)一卷,隋闍那崛多譯。文殊巡行諸比丘房,見舍利弗坐禪,後至佛前問難,顯示阿羅漢之義,五百比丘不忍,立座...指三種業報,即依受報時間之別,將果報分為三種:(一)現報,現世所作之善惡業,現身即受善惡報。(二)生報,此生所作...大乘之人,所信諦理有三,即是三諦。諦者諦審也,謂諦審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諦,即假是俗諦,即中是中諦...思惑前文已敘,茲再總述概要。謂思惑有八十一品,所謂三界分為九地,欲界合為一地,四禪四定為八,共為九地。欲界一...釋詞者,謂諸菩薩所行布施,所以名施波羅蜜多者,謂由大施故離過故離垢故,名施波羅蜜多。大施者,盡舍一切內外事故...【輕安相】 p1290 世親釋三卷二十二頁云:輕安相者:謂所依中,有堪能性。...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起自福城,後次第南行,所走訪善知識之城數,共計一百一十城。八十華嚴經卷七十八(大一○·四二...乞食有十種利益,即:(一)所用活命,自屬不屬他。(二)眾生施我食者,令住三寶,然後當食。(三)若有施我食者,當生悲...殊勝之誓願。又作勝心。即密教修金剛界法時,欲成就世間與出世間一切之悉地而發起廣大殊勝之願心。發此願時,於胸前...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
問: 祖佛大意,貴在心行;采義徇文,只益戲論。所以文殊訶阿難云: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爭如一念還原,深諧遺...
我們知道,在六道輪迴中,地獄道眾生在最底層。此道眾生因往昔造作極重的十惡業,導致墮落地獄,遭受種種罪報痛苦,...
禪人以持明(持咒)為專行,從事者三十年,心地未有發明。乞老人指示。 老人因示之曰:佛說修行之路,方便多門,歸...
出家真正要放下,然後要老老實實,堅持過著佛門這種清淡的生活。 每天定一些功課,自己能夠完成,不要定太多。然後...
古語說:觀德於忍,觀福於量。看一個人有沒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忍。忍字意味深長,它的內容也很全面。要忍什麼呢?...問:在一些打地藏七的師兄眼裡,好像對一句佛號念到底的修法都不大看好,都覺得現在念佛人是萬修一二去。如果哪個師...1、心外無物,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2、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
今日諸位啜臘八粥,是何等因緣?須知即是慶祝佛成道的意思。但是應該昨天啜,何以故?因佛成道以前,啜乳麋故。 原...
三獸渡河
【佛學大辭典】
上篇:三獸 | 下篇:三識 |
凡九卷。明代僧山翁道忞編,吳侗集,崇禎五年(1632)刊行。收於卍續藏第一四七冊。初時,道忞欲搜錄諸傳燈錄、碑銘...
靜慮能入現觀非無色定
重緣心
文殊尸利行經
三報
三諦
思惑
釋詞
輕安相
一百一十城
乞食十利
勝願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因最初多聞之力而成就菩提

地獄——罪苦眾生的集中營

憨山大師開示持咒之方法

每天定一些功課把它完成,慢慢功德就有了

看一個人有沒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忍
地藏菩薩亦弘揚念佛法門
讓你靜心的34條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