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兔馬象也。三獸渡河,兔足在水上,以譬聲聞之悟道最淺。馬足在水中,以譬緣覺之悟道稍深。象足到水底,以譬菩薩之悟道最深。見思之煩惱有正體與習氣,聲聞但斷正體,緣覺兼侵習氣,菩薩正習俱盡。法性之空理,或譬生死為河水,譬三乘為三獸。三乘之人,雖證同一之法性,渡同一生死之流,然從其淺深而生如此之差別。天台以之為四教中通教之教理。涅槃經二十三曰:「譬如有河,第一香象不能得底,則名為大。聲聞緣覺至十住菩薩不見佛性,名為涅槃,非大涅槃。若能了了見於佛性,則得名為大涅槃也。是大涅槃唯象王能盡其底。大象王者,謂諸佛也。」同二十七曰:「二乘之人雖觀因緣,猶不得名為佛性。(中略)又未能渡十二因緣河猶如兔馬。何以故?不見佛性故。」優婆塞戒經一曰:「如恆河水,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恆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緣河也,聲聞渡時猶如彼兔,緣覺渡時猶如彼馬,如來渡時猶如香象,是故如來得名為佛。聲聞緣覺雖斷煩惱,不斷習氣。如來能拔一切煩惱習氣根原,故名為佛。」止觀六曰:「涅槃名為三獸渡河,通教觀意。」同輔行曰:「三人如獸,真如水底。」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靜慮無色各有四種】 p1379 顯揚二卷三頁云:於諸靜慮及與無色,復有四種應知。一、雜染,二、潔白,三、建立,四...(堂塔)在中印度毘舍離國獼猴池邊大林中。五分律一曰:後之毘舍離住獼猴河邊重閣講堂。雜阿含經三曰:一時佛住毗耶...(經名)二卷,梁僧伽婆羅譯。有十七品,分別大乘之諸戒,悉曇之字母,佛滅後小乘二十部之分出等。屬大乘律藏。...據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八載,能令戒、定、慧三學增勝者,稱為三勝學。即:(一)增上戒學,謂具足受持大小乘戒,制服過非...大乘之人,信世間種種差別之現相,其本體一如平等,無二無別,不變不異。雖本平等,然隨種種殊緣,能成一切差別之相...見惑前文已敘,茲再述其概要。謂見惑有八十八使,所謂一身見、二邊見、三見取、四戒取、五邪見、六貪、七嗔、八癡、...述可句者,謂於所問順爾而答,以如是言述可所問。如有問言,諸無常者皆是行耶,設當是行皆無常耶,應述可答所問如是...【境界有對】 p1289 俱舍論二卷一頁云:境界有對,謂十二界,法界一分;諸有境法,於色等境。故施設論,作如是言:...禪林用語。與「二無兩般」相對稱。「一」表絕對、一味平等之理;「多」表差別、多種之諸相。整句義為「平等即差別」...梵語 paindapātika,巴利語 pindapāta。乃印度僧人為資養色身而乞食於人之一種行儀。又作團墮(即取置食物於中...勝音,梵名 Roruka,巴利名同。音譯路樓城、勞嚕迦城、曷勞落迦城。長部經典十九大典尊經(巴 Mahāgovinda-suttan...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造化權輿之首,天道未分;龜龍系象之初,人文始著。雖萬八千...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ye) 南(nan)無(mo)達(da)摩(mo)耶(ye) 南(nan)無(mo)僧(seng)伽...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長者...噶當派的祖師們一向以隱藏功德為本,他們有一句格言:隱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 一個人不到處宣傳自己的功德,一切...祖師曾教導我們:時常日久揩磨,漸漸明通心地。我們總會想到一下子要怎麼樣,但有沒有想過滴水成河,粒米成籮,功夫...我們可以知道菩提的智慧影響到你涅槃的淺深大小。我們再看看什麼叫涅槃,第二個功德,好,我們把它念一遍: 涅槃,...感應的理論處處皆有,同樣地,感應的事蹟也到處都是,茲以大乘佛教修持六度法門所得到的感應來做一番說明: 布施的...一、誕生丹陽,少誦法華 永明大師(公元904975年),諱延壽,字沖元,本丹陽(今江蘇省丹陽市)人,後遷浙江餘杭。...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為比丘們開示:世間人會有三種觀想,是哪三種呢?所謂欲想、瞋恚想與殺害想。比丘...眾生的共業都在面前,我們也沒有能力去扭轉狂瀾。但平時由於久習相安,這個厭離之心很難出得來的。我們念念佛,好像...剛開始學佛想要改變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聽到有人說,你學佛不要與社會脫節啊,社會是多種多樣的,好吃的好玩的很多,...
三獸
【佛學大辭典】
上篇:楞嚴三關 | 下篇:三獸渡河 |
禪家之學,見性成道之法。即在文字言句上講禪或加以解釋之書。 p6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