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名)曇無讖譯之金光明經有四卷,故稱為四卷經。金光明最勝王經是其新譯,有十卷。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三世法】 p0174 大毗婆沙論七十六卷十頁云:問:過去法云何?答: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各一分。問:未來法云何?答:...(一)愚癡禪之意。又作癡室。乃斥禪者但事默然空坐,心地未開之禪定。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一(大四八·三九九下):「...【應如是語】 p1400 瑜伽七十一卷十二頁云:云何了知應如是語?謂善了知如時如理如量寂靜質直而語。時有三種。一者...(經名)三卷,後漢安世高譯,安般者梵語,數息觀也,座禪而數出入氣息,以止散守意之法也。梵Anāpāna。...謂次第觀想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真義。大毗婆沙論卷一八三有此一說,然俱舍論則略而不述。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三(大...(雜語)善導分觀經之發起序為七段,自時韋提希被幽閉已至共為眷屬之一段,科為厭苦緣。謂此一段為韋提希夫人為阿闍...(故事)西域記十曰:時提婆菩薩自執師子國(即錫蘭)來求論議,謂門者曰:為通謁。門者通於龍猛(即龍樹)龍猛知其...(名數)法華經湧出品所說由地湧出之諸大菩薩中四上首也。經曰:是菩薩中有四導師:一名上行,二名無邊行,三名淨行...含注戒本·百眾學法:「不犯者,有病;或食中有草有蟲;或手有不淨振去之;或有未受食,手觸而污,手振去之。」(含...【能取】 p0891 雜集論三卷十二頁云:云何能取?幾是能取?為何義故,觀能取耶?謂諸色根、及心心所,是能取義...亦名:內宿護淨 行事鈔·四藥受淨篇:「明內宿者,五分,使淨人於不淨地洗菜未竟,明相出者,則無犯。四分中,有比...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爾時喜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此眾中,頗有菩薩...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於佛光內寺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游化諸國,至廣嚴城,在樂音樹...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萬行起於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師鳩摩羅什,誦持此品以為心首。...貞觀年間的某一天,在長安城的皇宮內,正要舉行一個盛大的儀式。宮內的大殿裡擠滿了人,可大殿裡的氣氛卻無比莊嚴肅...
無相、無住、無念是般若法門的三大要領。在性空、無所得理念的指導下,契入諸法實相。實相是無相的。如《金剛經》云...六祖惠能,俗姓盧,祖籍范陽(今河北涿州),父親名行瑫(tao),武德年間遭貶官,徙居到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貞...
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奪。不忍令速墮惡趣。忍招違前諸功德、忍感妙色善士喜、善巧是理非理事、歿後轉生人天...俗云:「無事天地寬, 有事天地窄。」這句話是說,如果心中無事,到處都可以自由自在;倘若有事,怎麼鑽都很難鑽出...問: 法師,我們佛弟子在祭祖的時候,還可以燒紙錢元寶什麼的嗎? 慧廣法師答: 焚燒紙錢一事,雖非出佛經,但其來...中國的古話:為人莫做虧心事,舉頭三尺有神明。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以此來告戒人們,不要想也不要去做壞事,否則,...問: 弟子每天的早、晚定課是誦《阿彌陀經》一卷,念佛兩千聲,然後懺悔,迴向。弟子以念佛為正行,兼修《寶篋印陀...
四卷經
【佛學大辭典】
上篇:四帖疏 | 下篇:四夜八晝 |
治心病亦二: 一、粗 謂真實修行。亦二: 一、於諸過非,並不覆藏,深懷慚愧,懺悔往罪,不敢復作。 ...
三世法
癡禪
應如是語
大安般守意經
三義觀
厭苦緣
提婆投針
四導師
振手食戒開緣
能取
護內宿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大藏經】梵網經
玄琬和尚的故事

無相、無住、無念
光大禪宗的六祖慧能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