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語)公案名。付法藏第十四祖迦那提婆,初為外道,一日,自執師子國來憍薩羅國,詣龍樹求論議。龍樹乃使弟子持滿缽之水致之提婆前。提婆見之,默投一針於缽中。龍樹曰:智哉如是人。遂引見,授以至真之妙理。見西域記傳燈錄等。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色聲何緣成善等性】 p0573 瑜伽五十四卷十九頁云:問:眼耳所行善不善色,彼何因緣,成善等性;非餘色耶?答...(雜語)西天之曆法分晝夜有種種。依佛法則以晝三夜三之六時為常法。阿彌陀經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大日經疏...子題:本、隨本、法師語、四大處、律師三法 行事鈔·序:「善見雲,毗尼有四法,諸大德有神通者,鈔出令人知。一,...【摩怛履迦藏】 p1336 顯揚二十卷十四頁云:復次佛世尊以十一種相,顯了分別開示諸法;是名摩怛履迦藏。云何名為十...【色有】 三有之一。三有指欲有、色有、無色有;與欲、色、無色三界同義。以色界四禪天的果報乃實有者,故稱色有。...梵語 citta-prakrti,巴利語 citta-pakati。即心之本性。又稱自性。心之本性有清淨、染污,或二者皆不是,或二者皆...【種姓菩薩白法相違四隨煩惱】 p1262 瑜伽三十五卷七頁云:何等名為種姓菩薩白法相違四隨煩惱?謂放逸者、由先串習...【命終時有三種心】 p0814 顯揚十九卷六頁云:又命終時,有三種心。謂善心,不善心,無記心。此在分明心位。若...(譬喻)法華經五百授記品所說求衣裡之珠也。以衣珠譬自己之佛性,廣弘明集二十曰:導求珠之心,開觀象之目。...【無病】 p1041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頁云:無病者:謂一切癰瘡等,永寂靜故。 二解 雜集論八卷十六頁云:何故此滅復...(術語) Ks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乞察,乞叉,吃灑,葛叉, 灑,差,叉,剎等。稱乞灑字,則一切...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佛國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
(第一天) 大和尚慈悲、常住的各位班首師父慈悲、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這次新加坡雙林禪寺舉行禪七,邀請本人前來...我曾經在南山寺,見到過一個坐輪椅的人,他是因為車禍造成的殘疾,大概50歲左右,據說已經坐了5年的輪椅。 現在我問...
所謂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 身念處和受念處,主要是對治我們的愛取煩惱,我們...可能有人會問,吃虧就是吃虧,佔便宜就是佔便宜,怎麼能說吃虧反而是福呢?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吃虧的...佛教的五大基本戒律中有一項不妄語戒,意思是指不說任何害人害己的言語。可是,懂得發自內心、恰到好處地讚美別人的...
禮,德之范也。即禮是指規範,尊卑有序。《曲禮》曰:毋不敬。禮要表達恭敬,要如孔子所說的,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
這個地方講到真如三昧的第四種功德。我們前面講過引發種種無礙神通、成就十種難行的苦行、通達諸佛秘密言詞。這是第...
問: 法師,經典裡面講,有很多都已經是大菩薩了,他們為什麼還要去求生極樂世界呢? 宏海法師答: 佛在《無量壽經...
以針投缽
【佛學大辭典】
上篇:以佛道聲 | 下篇:代香 |
【自性假立尋思】 p0601 顯揚六卷三頁云:自性假立尋思者:謂諸菩薩,於自性假立,唯見自性假立。 二解 如...
色聲何緣成善等性
時分
毗尼四法
摩怛履迦藏
色有
心性
種姓菩薩白法相違四隨煩惱
命終時有三種心
求珠
無病
乞灑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淨慧老和尚新加坡雙林寺禪七法會開示
等待我們明天的是什麼

正釋四念處
為何吃虧反而是福呢
聖嚴法師《謠言止於智者》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

心能夠無住,得這四種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