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見取者,謂於諸見之中,隨執一見,及所依蘊。執為此因最勝,能得清淨之果。一切斗諍所依為業,以要言之,但除三塗劇苦,其餘修羅人天等蘊,皆可為見執所取也。此中依於見惑而行施善,故名見取。
佛弟子文庫 > 佛學次第統編 > 正文
亦名:淫戒釋名 子題:不淨行戒、非梵行、淫戒、戒淫、淫行 戒本疏·四波羅夷法:「(一、引相傳解)(一、釋不淨行...指大乘菩薩五十二階位中之十信位菩薩。又作名字菩薩、信想菩薩。五十二階位係指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為日本叢林儀規。每年夏季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為雨安居,冬季十月十六日至翌年一月十五日為雪安居。日本臨濟、曹...【勝義無自性】 唯識宗所立三無性之一,又作勝義無自性性。此是依圓成實性而安立的。圓成實性即是真如,真如為圓為...(經名)一卷,唐義淨譯。由曼殊菩薩之請,為末代不信之人說此一大咒王。...指還俗。即謂僧侶還為俗人。大寶積經卷八十八載(大一一·五○七上):「諸比丘言:『(中略)我等不能修得此法,欲...(譬喻)見有而無有,譬之鏡中之影像。般若經十喻之一。智度論六曰:如鏡像,實空不生不滅,誑惑人眼。一切諸法,亦...(術語)外典謂之聖賢。內典謂之賢聖。賢者和於善之義。聖者會於正之義。和於善,雖離惡,而未發無漏智,不證理,不...(術語)其事物正呈作用之位也。現今存在之義。俱舍論二十曰:有作用時,名為現在。...1、貪愛的見解。 2、愛與見的二種煩惱,愛是指思惑,見是指見惑。智度論說:煩惱有二種,一屬愛,二屬見。...(修法)懺悔六根之罪障也。法華懺法記其作法。...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
大家進到學院來修學佛法,除了要清楚自己的方向及步驟,還要檢視實踐的成效,這與所謂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是沒有衝突...
我的一個朋友,這麼多年來,一直生活在憤怒、沮喪、仇恨和痛苦之中。其實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朋友和他的同學一起大...
《唯識學》上說:我們凡夫的執取,它不是普遍的,它是局部的執取。什麼叫局部的執取?叫隨所生所繫,它的生命出現什...
三十多年前,這個男人是一家省級三甲醫院的業務副院長,實職為副縣級。 副院長年輕時畢業於名牌醫科大學,醫術精湛...感冒雖不算什麼大病,但不注意防治可能引發其他多種疾病,所以有人稱感冒為百病之源。俗話說得好:晚治不如早治,早...
這句六字大經王具足圓融、圓滿、頓捷。所以大家遇到這樣的一個持名一法,一定要生稀有難遭之想。不是什麼人都能聽聞...
佛教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遇到各種煩惱和痛苦,是因為人都有貪、嗔、癡三毒之心。在三者之中,貪心居於首位。一個人...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抱怨帶來記恨,寬容乃是智慧。 少說諷刺的話,多說尊重的話,諷刺顯得輕視,尊重增加...
見取
【佛學次第統編】
上篇:愛見 | 下篇:三行 |
(術語)觀空假中三諦於同時,達到圓融之真理也。...
大淫戒釋名
假名菩薩
半制大攝心
勝義無自性
拔除罪障咒王經
反俗
鏡像
賢聖
現在
愛見
六根懺悔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修行應從心性的觀照下手

原諒別人等於解脫自己

【推薦】先求認命,再求改造命運

負心人終被人負
預防感冒十七字訣

淨土祖師們一生的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