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師法照。唐大歷二年止衡州雲峰寺。慈忍戒定為時所宗。嘗於僧堂食缽中睹五色雲。中有梵剎。當東北有山澗石門。復有一寺金書其題曰大聖竹林寺他日復於缽中見雲中數寺池台樓觀萬菩薩眾雜處其中。師以所見訪問知識。有嘉延曇暉二僧曰。聖神變化不可情測。若論山川面勢乃五台耳。四年師於郡之湖東寺。開五會念佛 (當是五日為一會耳)感祥雲彌覆雲中樓閣。睹阿彌陀佛及二菩薩身滿虛空。有數梵僧執錫行道。復見老人謂曰。汝先發願。於金色界禮覲大僧。今何輒止。師遂與同志遠詣五台。見寺南有光及隨至佛光寺。一如缽中所見。東北五里果有大山。山有澗。澗北石門旁二青衣。一稱善財。一稱難陀。引師入門。北行見金門樓觀。金榜題曰大聖竹林寺。寺方二十里一百院。皆有金地寶塔華台玉樹。入講堂見文殊在西普賢在東踞師子座為眾說法。菩薩萬數共相圍繞。師於二菩薩前作禮問曰。末代凡夫未審修何法門。文殊告曰。諸修行門無如念佛。阿彌陀佛願力難思。汝當繫念決取往生。時二大士同舒金臂以摩其頂。與之記曰。汝以念佛力故畢竟證無上覺。文殊復曰。汝可往詣諸菩薩院巡禮承教。師歷請教授至七寶園。復回至大聖前作禮辭退。向二青衣送至門外。師復作禮舉頭俱失。後與五十僧往金剛窟。即無著見大聖處。忽睹眾寶宮殿文殊普賢及萬菩薩佛陀波利。師方作禮舉首即失。夜於華嚴院見寺東岩壑有五枝燈。師曰。欲分百燈。既而如願。復曰。願分千燈數亦如之。光遍山谷。又前詣金剛窟。夜半見佛陀波利引之入寺。後復於華嚴院念二大士記我往生。乃一心念佛。忽見波利謂之曰。汝華台已生。後三年華開矣。汝見竹林諸寺。何不使群生共知之。師因命匠刻石為圖。於見處建竹林寺。既畢謂眾曰。吾事畢矣。數日別眾坐逝。推波利之言。果三年也(當大歷七年也)師於并州行五會教化人念佛。代宗於長安宮中常聞東北方有念佛聲。遣使尋之至於太原。果見師勸化之盛。遂迎入禁中。教宮人念佛。亦及五會(柳子厚集南嶽碑雲。代宗時法照為國師) 。
佛弟子文庫 > 佛教人物傳 > 正文
(一)謂如來所得之法真實常住。楞嚴經卷四(大一九·一二一中):「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 (二)指如來真空...【六苦】 p0293 瑜伽四十四卷十一頁云:復有六苦。一、因苦。習惡趣因故。二、果苦。生諸惡趣故。三、求財位苦。四...法華文句雲四安樂行:謂身無危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身安心樂,乃能進行,故名安樂行。 一、身安樂行 謂身應...(術語)固執法為實有之小乘卑見也。唯識述記一本曰:世尊為除彼法有執,次於鷲嶺說諸法空。...【十二心】 p0105 俱舍論七卷八頁云:前已總說諸心心所、前能為後等無間緣。未決定說,何心無間,有幾心生?復從幾...(術語)非空之空而非如小乘偏執之但空,謂之真空,非有之有,而非如凡夫妄計之實有,謂之妙有。故以真空之故,緣起...(譬喻)色,聲,香,味,華服,邪念之六法,譬如劍刃,即六塵是也。六度集經五曰:吾以國為怨窟,以色聲香味華服邪...又稱三三昧耶觀。乃密教之教義。即觀佛、法、僧,或身、語、意,或心、佛、眾生三者平等。廣義之三平等觀以三密攝一...【順苦受觸】 p1106 大毗婆沙論一百四十九卷四頁云:云何順苦受觸?答:苦受相應觸。卽苦根相應觸。...【五識】 即五種心識。唯識宗立八心王,前五識為眼、耳、鼻、舌、身,這是有情的五種感覺器官,是依於眼等五根,而...【不清淨依止住食】 p0339 世親釋十卷一頁云:一、不清淨依止住食。謂段等四食,令欲纏有情不淨依止而得住故。...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唯有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淨土,才是究竟脫離輪迴的捷徑。因為那是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所流現的清淨剎土,那裡沒有三惡道。...學統 唯識宗,又稱法相宗。說明萬法唯識所顯及分析諸法相狀。 佛滅後九百年頃,彌勒菩薩應無著之請,說了《瑜伽師地...白居易是唐代的偉大詩人,也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自稱香山居士。唐朝文人中,白居易與佛教僧侶往來最為密切。《五燈...凡沙門、居士,見疾病人,須時看護之。 就是說有了生病的人啊,作為我們佛弟子來講。應該經常前往看視、看護。這個...昔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一日,摩訶迦旃延尊者與眾多比丘們聚集在婆羅那烏泥池畔的食堂中,一起縫製僧衣...我們這個世間會感覺到壞苦,就是你在快樂的時候它也是要變化的,它不能長久的,它會樂極生悲的。 你在做大官的時候...釋迦牟尼涅槃說無常偈: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至尊釋迦牟尼佛傳法之偈: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佛法裡有句話: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又說:火燒功德林。一個人無論從事任何行業,做學問也好,乃至於事業或修行...
國師法照《佛祖統紀》
【佛教人物傳】
上篇:法師承遠《佛祖統紀》 | 下篇:法師少康《佛祖統紀》 |
(術語)耳根清淨之功德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