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僧肇。京兆人。家貧以佣書為業。遂因繕寫。乃歷觀經史備盡墳籍。愛好玄微。每以莊老為心要。嘗讀老子德章。乃嘆曰。美則美矣。然期神冥累之方。猶未盡善也。後見舊維摩經。歡喜頂受披尋玩味。乃言。始知所歸矣。因此出家。學善方等兼通三藏及在冠年而名振關輔。時競譽之徒莫不猜其早達。或千里趍負入關抗辯。肇既才思幽玄又善談說。承機挫銳曾不流滯。時京兆宿儒及關外英彥。莫不挹其鋒辯負氣摧衄。後羅什至姑臧。肇自遠從之。什嗟賞無極。及什適長安。肇亦隨返。姚興命肇與僧睿等入逍遙園助詳定經論。肇以去聖久遠文義多雜。先舊所解時有乖謬。及見什諮稟所悟更多。因出大品之後。肇便著波若無知論凡二千餘言。竟以呈什。什讀之稱善。乃謂肇曰。吾解不謝子。辭當相挹。時廬山隱士劉遺民見肇此論。乃嘆曰。不意方袍復有平叔。因以呈遠公。遠乃撫機嘆曰。未常有也。因共披尋玩味更存往覆。遺民乃致書肇曰。頃餐徽問有懷遙仰。歲末寒嚴體中何如。音寄壅隔增用悒蘊。弟子沉痾草澤常有弊瘁。願彼大眾康和外國法師休悆不。去年夏末見上人波若無知論。才運清俊旨中沈允。推步聖文婉然有歸。披味慇勤不能釋手。真可謂浴心方等之淵。悟懷絕冥之肆。窮盡精巧無所間然。但闇者難曉猶有餘疑。今輒條之如左。願從容之暇粗為釋之。肇答書曰。不面在昔佇想用勞。得前疏並問。披尋反覆欣若暫對。涼風戒節頃常何如。貧道勞疾每不佳。即此大眾尋常什師休勝。秦主道性自然天機邁俗。城塹三寶弘道是務。由使異典勝僧自遠而至。靈鷲之風萃乎茲土。領公遠舉。乃是千載之津梁。於西域還得方等新經二百餘部。什師於大寺出新至諸經。法藏淵曠日有異聞。禪師於瓦官寺教習禪道。門徒數百日夜匪懈。邕邕肅肅致自欣樂。三藏法師於中寺出律部。本末精悉若睹初制。毗婆沙法師於石羊寺出舍利弗毗曇。梵本雖未及譯。時問中事發言新奇。貧道一生猥參嘉運遇茲盛化。自恨不睹釋迦泥洹之集。餘復何恨。但恨不得與道勝君子同斯法集耳。稱詠既深聊復委及。然來問婉切難為郢人。貧道思不關微兼拙於華語。且至趣無言。言則乖旨。云云不已竟何所辯。聊以狂言示酬來旨也。肇後又著不真空論物不遷論等。並注維摩。及制諸經論序。並傳於世。及什之亡後。追悼永往翹思彌厲。乃著涅槃無名論。其辭曰。經稱有餘無餘涅槃。涅槃秦言無為。亦名滅度。無為者取乎虛無寂寞妙絕於有為。滅度者言乎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斯蓋鏡像之所歸。絕稱之幽宅也。而曰有餘無餘者。蓋是出處之異號。應物之假名。餘嘗試言之。夫涅槃之為道也。寂寥虛曠。不可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超群有以幽升。量太虛而永久隨之弗得其蹤。迎之罔眺其首。六趣不能攝其生。力負無以化其體。眇渀惚恍若存若往。五目莫睹其容。二聽不聞其響。窈窈冥冥誰見誰曉。彌倫靡所不在。而獨曳於有無之表。然則言之者失其真。知之者返其愚。有之者乖其性。無之者傷其軀。所以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毗耶。須菩提唱無說以顯道。釋梵乃絕聽而雨花。斯皆理為神御。故口為之緘默。豈曰無辯。辯所不能言也。經曰。真解脫者離於言數。寂滅永安無終無始。不晦不明不寒不暑。湛若虛空無名無證。論曰。涅槃非有亦復非無。言語路絕心行處滅。尋夫經論之作也。豈虛構哉。果有其所以不有。故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無。故不可得而無耳。何者本之有境則五陰永滅。推之無鄉則幽靈不竭。幽靈不竭則抱一湛然。五陰永滅則萬累都捐。萬累都捐。故與道通同。抱一湛然。故神而無功。神而無功。故至功常在。與道通同。故沖而不改。沖而不改。不可為有。至功常在。不可為無。然則有無絕於內。稱謂淪於外。視聽之所不暨。四空之所昏昧。恬兮而夷。泊焉而泰。九流於是乎交歸。眾聖於此乎冥會。斯乃希夷之境。太玄之鄉而欲以有無題榜其方域而語神道者。不亦邈哉。其後十演九折。凡數千言。文多不載。論成之後上表於姚興曰。肇聞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君王得一以治天下。伏惟。陛下睿哲欽明道與神會。妙契環中理無不曉。故能游刃萬機弘道終日。依被蒼生垂文作范。所以域中有四大王居一焉。涅槃之道。蓋是三乘之所歸。方等之淵府。眇茫希夷。絕視聽之域。幽致虛玄。非群情之所測。肇以微軀猥蒙國恩。得閑居學肆。在付公門下十有餘年。雖眾經殊趣勝致非一。涅槃一義常為聽習先。但肇才識闇短。雖屢蒙誨喻。猶懷漠漠。為竭愚不已。亦如似有解。然未經高勝先唱。不敢自決。不幸什公去世。諮參無所。以為永恨。而陛下聖德不孤。獨與什公神契目擊道存。決其方寸。故能振彼玄風以啟末俗。一日遇蒙答安成侯嵩問無為宗極。頗涉涅槃無名之義。今輒作涅槃無名論。有十演九折。博采眾經托證成喻。以仰述陛下無名之致。豈曰開詣神心窮究遠當。聊以擬議玄門班喻學徒耳。若少參聖旨願敕存記。如其有差伏承旨授。興答旨慇勤。備加讚述。即敕令繕寫班諸子侄。其為時所重如此。晉義熙十年卒於長安。春秋三十有一矣。
佛弟子文庫 > 佛教人物傳 > 正文
顯行與示觀之併稱。為日本淨土宗西山派之祖證空解釋觀無量壽經中定散二善行之意義時所說,依自力修行所顯現之行稱為...(一)南朝劉宋僧。生卒年不詳。因多居於關中,世稱關內憑。師事鳩摩羅什,為羅什八大弟子之一。善長般若經與中、百、...(術語)衍者梵語摩訶衍之衍。乘之義也。今成梵漢雙舉之語,謂為上衍,即上乘之義也。淨土論註上曰:此無量壽經優婆...全一卷。明代雲棲袾宏(1532~1615)著。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本書前集收錄諸祖法語節要三十九章、諸祖苦功節略二...(譬喻)阿彌陀佛之名號,譬之無上之寶珠。往生論註下曰:譬如淨摩尼珠置之濁水,水即清淨。若人雖有無量生死罪濁,...梵名 Mrgāra-mātr-prāsāda,巴利名 Migāra-māta-pāsādā。音譯蜜利伽羅磨多跋羅娑馱。又作東園鹿子母講堂、...指日本奈良、大阪交界之金剛山地一帶。奈良縣之東斜面有南北葛城郡,該處有金剛山、葛城山、二上山等,皆南北併列。...(術語)禪林之目。舉古則中雖有古人語,而我復別下一轉語謂之別語。見於諸錄。...【道理】 p1236 瑜伽十三卷十七頁云:云何道理?謂諸緣起、及四道理。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三頁云:道理者:具四道理...(界名)又作阿鼻至,阿鼻脂。略名阿鼻。...又作光明真言、大灌頂光真言。略作光言。為大日如來之真言,又為一切諸佛菩薩之總咒。此密咒系謂自大日如來不空真實...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今略標所以。謂此三十頌中,...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有摩訶比丘僧萬二千人,皆...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懸隔 欲得現前 莫存順逆 違順相...現在,大家都想要得到貴人相助。但是我們應該學會做別人的貴人。貴人就是願意幫助你的人,這些人就是你的善緣。 企...感應的事相、事蹟,可能我們還多多少少會感受到,叫感應之跡。一般感應之跡會談到六種形態的感應。 顯感顯應。這個...從前印度南面海邊,有一個名叫那梨的國家,這個國家的人,都以採收珍珠和種植檀香為生。 那梨國裡有一家,只有兄弟...常聽兩種聲音: 自己良心忠告,他人善意批評。 常看兩樣東西: 別人的長處,自己的短處。 常想兩件事情: 別人的好...楞嚴經在大乘佛教當中,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法門,因為它探討的是我們生命的根本。從佛教的角度來說,我們對於我們生...我們今天身為一個菩薩,我們內心要面對很多的境緣,你要斷惡、修善、度眾生,而這三個功德都必須在所緣境中完成。問...【像末】 像法與末法。見正像末條。 【像法】 正像末三時之一,像者相似,在佛入滅後五百年為正法時代,其後一千...佛圖澄,天竺人。少年時就開始學道,尤其精通玄術。永嘉四年(310)來到洛陽,自己說有一百多歲。他善於念誦神咒,...
僧肇(晉長安)《高僧傳》卷六
【佛教人物傳】
上篇:道恆(晉長安)《高僧傳》卷六 | 下篇:竺道生(宋京師龍光寺)《高僧傳》卷七 |
菩薩完成第一阿僧祇劫之修行,始登初地,在初地入心中(每一地皆有入、住、出三心),通達少許二無我理,體會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