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道溫。姓皇甫。安定朝那人。高士謐之後也。少好琴書事親以孝聞。年十六入廬山依遠公受學。後游長安復師童壽。元嘉中還止襄陽檀溪寺。善大乘經兼明數論。樊鄧學徒並師之。時吳國張邵鎮襄陽。子敷隨之。敷聽溫講還。邵問。溫何如。敷曰。義解足以析微。道心未易可測。邵躬往候之。方挹其神俊。後從容謂曰。法師儻能還俗當以別駕相處。溫曰。檀越乃以桎梏誘人。即日辭往江陵。邵追之不及嘆恨。孝建初被敕下都止中興寺。大明中敕為都邑僧主。路昭皇太后大明四年十月八日造普賢像成。於中興禪房設齋。所請凡二百僧。列名同集。人數已定。於時寺既新構嚴衛甚肅。忽有一僧。晚來就座風容都雅。舉堂囑目。與齋主共語百餘許言。忽不復見。檢問防門。咸言不見出入。眾乃悟其神人。溫時既為僧主。乃列言秣陵白。皇太后睿鑒沖明聖符幽洽。滌思淨場研衿至境。固以聲藻宸內事虛梵表。乃創思鎔斫棲寫神華。摸造普賢來儀盛像。寶傾宙珍妙盡天飾。所設齋講訖今月八日。嚫會有限名簿素定。引次就席數無盈減。轉經明半景及昆吾。忽睹異僧預於座內。容止端嚴氣貌秀髮。舉眾驚嗟莫有識者。齋主問曰。上人何名。答曰。名慧明。住何寺。答雲來自天安。言對之間倏然不見。闔席悚愧。遍筵肅慮。以為明祥所賁幽應攸闡。紫山可覿華台不遠。蓋聞至誠所感還景移緯。澄心所殉發石開泉。況帝德涵運皇功懋洽。仁洞幹遐理暢冥外。故上王盛士。克表大明之朝。勸發妙身。躬見龍飛之室。適若因陛下慧燭海隅明華日月。故以慧明為人名。繼天興祚。式垂無疆。故以天安為寺稱。神基彌遠道政方凝。九服咸太萬寓齊悅。謹列言屬縣以顯天休。縣即言郡。時京兆尹孔靈符以事表聞。詔仍改禪房為天安寺。以旍瑞焉。溫後累當講任。稟味之賓填委相屬。精勤導物數感神異。帝悅之。賜錢五十萬。時人為之語曰。帝主傾財溫公率則。上天懷感神靈降德。宋太始初卒。春秋六十有九。時中興寺復有僧慶慧定僧嵩。並以義學顯譽。慶善三論為時學所宗。定善涅槃及毗曇。亦數當元匠。嵩亦兼明數論。末年僻執謂佛不應常住。臨終之日舌本先爛焉。
佛弟子文庫 > 佛教人物傳 > 正文
【九種心住有四種作意】 p0096 瑜伽三十卷十一頁云:卽於如是九種心住,當知復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作意。二、...(經名)具名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略雲千手陀羅尼,大悲心陀羅尼,大悲陀羅尼,大悲咒等。...(術語)胎藏界三部之一,又金剛界五部之一。總該曼荼羅諸尊中為佛之形像之部屬而稱為佛部。...又作具書。唐代淨土宗善導大師所譔五部九卷之著作中,除觀經疏四卷外,其餘之四部五卷皆稱為具疏,即法事讚二卷、往...(634~713)唐代僧。天台宗第七祖(一說六祖)。又稱惠威。婺州東陽(浙江)人,俗姓劉。幼年出家,受具足戒。後禮...又作波陵。相當於唐朝南海(今馬來群島)中之闍婆島(今爪哇島)。六朝末期至唐代間,印度文化普及於印度諸國及馬來...(術語)真如為法身之體,真如有不變隨緣二義,依隨緣之義者,擊於染淨之緣,而變生十界之依正,其所變之十界,即不...(術語)於律藏之中,明定慧之法,謂之隨律經,於經藏之中明戒律,謂之隨經律。如涅槃經說五篇七治之戒。戒疏一上曰...(植物)十誦律雲文闍草,五分律雲文柔草,皆一也。...1、七善根中忍法之位。 2、總稱證悟真理之位。忍即安忍,心安住於道理而不動搖的意思。...(術語)謂如來所得之法真實常住也。楞嚴經四曰: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這是一個真實的發人深省的故事:北京市一對年輕的父母帶著剛上小學的女兒去逛街。在一個繁華的路口,有一位老爺爺正...如果從《彌陀要解》的標準來看,念佛人臨終的時候,他不是馬上提起佛號,不是的,他要先調整心態。他要怎麼樣呢?法...過去,佛陀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舍利弗和目連兩位尊者住在耆闍崛山中。有一天,優波伽吒鬼看到舍利弗尊者剛剃完須...【經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這是美國早期大慈善家卡耐基的名言。 一方面,可能他也確實擔心富人進天堂比駱駝進針眼還...關於因果,疑惑的人還真不少,周頌堯居士請教大師說:弟子吃素念佛多年,總相信學佛之人,有十方三世諸佛護念,天龍...修行人應該具備的一個正見:凡遇到任何是非,永遠是自己錯。這一點,其實很多人並不能真正接受、理解,當然更難做到...念佛人靜坐也須念佛。非外道只靜坐而已。念佛行住坐臥都可念。行時聲默隨意。臥時宜心中默念,不宜出聲。坐時切不可...
道溫(宋京師中興寺)《高僧傳》卷七
【佛教人物傳】
上篇:梵敏(宋丹陽)《高僧傳》卷七 | 下篇:曇斌(宋京師中興寺)《高僧傳》卷七 |
於禪林中,指教導學人之態度親切,殷殷叮嚀者,其中寓有慈悲之意。又作婆子。一般以黃檗希運、大愚守芝等二師之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