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術語)一與一切融即。其體無礙也。指月錄四曰:三祖僧璨信心銘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慮不畢。筆削...(968~1022)宋太宗第三子。九九八年即位後,敬重佛法,興隆三教。嘗應西域譯經僧法賢之請,制繼聖教序,置於太宗...【淨計不淨見】 p1003 大毗婆沙論八卷十七頁云:若淨不淨見、於五見,何見攝?何見所斷?答:邪見攝。此有二種。若...(名數)九十五種之外道,以十一宗統收之。一數論師,計冥諦生。從數起論,故名為數論,又論能生之數,故名為數論。...指被奉為至高無上之神,即天地萬物之最高主宰,或世界、人類之創造者。並不限於一神教之獨一神和創世主,有些多神教...(雜名)指提婆品龍女所頌深達罪福相等三行半之偈也。龍女先頌此偈,後獻寶珠。以珠顯偈之意也。玄義私記六曰:指三...(人名)Vasumitra,又作伐蘇蜜多羅。舊作和須蜜,婆須蜜多,婆須密多羅。世友菩薩之梵名。舊云天友。佛滅後四百年...(名數)一自覺,二覺他,三覺行窮滿,阿羅漢具自覺之一,菩薩具自覺覺他之二,佛具三覺。【又】一、本覺,一切眾生...(經名)一卷,失譯。說十惡業之名,授十善戒之法,及殺生偷盜邪淫之十報十過。...謂苦患與災厄。般若心經(大八·八四八下):「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p3943...據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三載,毗盧遮那如來示現法界無盡身雲,週遍微塵剎海,於下列十處常說華嚴大經,令眾生皆歸性海...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有一個精神病人,有一天突然覺得自己是一隻蘑菇,於是他撐著一把傘蹲在房間的牆角裡,不吃也不喝,就好像自己是一隻...歸依三寶的好處,實在太多了,可以求得現世樂,可以求得後世樂,更可以由此而得到涅槃寂靜的究竟樂。綜合起來,約有...《大智度論》裡講到一位貧窮的畫家,很有意思。他是在另外一個國家做畫師,做了十二年,賺了三十兩金子。十二年就賺...各地紛紛出土佛舍利,這是當今中國佛教界的一種重要現象,我認為佛舍利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多層次的意義。 首先,舍利...我素食至今已七年了,一向若無其事,也不想說什麼話。這會大醒法師來信,要我寫一篇素食以後,我就寫些。 我看世間...合和湯藥,佔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佛遺教經) 這裡,損減智慧是指心落在世間的分別見...1、雞比狗和貓更聰明 最近已有幾份研究顯示雞其實是十分聰明的動物。他們擁有自制的能力,能夠解決複雜的問題,並且...為了健康長壽,療病養生,近年來,人們不斷從醫藥與飲食上研究,證實肉食對人體健康確是害多利少,而五穀、雜糧、蔬...
大乘起信論真偽之爭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大乘起信論真偽之爭】大乘起信論,歷來為性宗所依的重要經論之一,大乘佛教的主要宗派如華嚴、天台、禪、淨土等皆深受其影響。但這也是歷來爭議性頗大的一本書,隋代法經譔《眾經目錄》,卷五稱︰『(大乘起信論)一卷,人云真諦譯,勘真諦錄無此論,故入疑。』這是最早對本論提出的疑問。唐均正著《四論玄義》,卷十稱:『起信論一卷,人云馬鳴造。北地諸論師雲︰非馬鳴造論,昔日地論師造論,借菩薩名行之,故尋翻經目錄中無有也,未知定是否。』 這是唐代對本論提出的質疑。清季末年,由於楊仁山的提倡,數十年間,此書風行天下。民國初年,梁啟超以日本人研究的結果,譯撰為《大乘起信論考證》一書,結論認為此書是我國先民所作,譽之為傑出的思想論著,引為我民族文化之光榮。歐陽竟無、呂秋逸、王恩洋等亦認本論為偽書,歐陽竟無在《楊仁山居士傳》中謂:『起信論出,獨幟法壇,支離籠統之害千有餘年,至今不息。』王恩洋在《大乘起信論料簡》一文中更謂:『夫斯論之作,固出於梁陳小兒,無知遍計,亦何深罪!特當有唐之世,大法盛行,唯識法相因明之理,廣博精嚴,甚深抉擇,而此論乃無人料簡,靈泰、智周之徒,雖略斥責而不探討,貽諸後世習尚風行。遂致膚淺模棱,剡盡慧命,似教既興,正法以墜,而法相唯識千餘年來遂鮮人道及矣 !』而太虛大師是佛教領袖,八宗並弘,為維護《起信論》在佛教中的地位,乃領導武昌佛學院同仁,各譔文駁斥對方,這就引發了一場『大乘起信論論戰』。『內院』、『武院』同人,都參加了這場筆戰。《起信論》的問題究竟發生在什麼地方呢?起信論之失,在於:『真如緣起萬法,且為受熏體』這一部分。按、真如為超言絕慮,不生不滅之理體,而《起信論》謂:『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賴耶識。』又謂:『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如果說真如可與生滅和合,可以受熏,則陷真如於生滅無常之過,那就不成為真如了。歐陽竟無於《唯識抉擇談》一文中謂:『起信論不立染淨種子,而言熏習起用,其熏習義亦不成。……其不立正智無漏種子也,則於理失用義,於教失違楞伽……起信無漏種,真如自能離染成淨,乃合正智與真如為一,失體亦復失用也。……』事實上,《起信論》確是一部偽書,是北地論師,於地論宗興起之後,依據菩提留支所譯的十卷本《入楞伽經》所造的。在《入楞伽經》中,一方面把如來藏視為同體,一方面又視為異體。在卷七《佛性品》中,一方面直稱阿賴耶識為『如來藏阿賴耶識』一方面又謂:『如來藏不在阿賴耶識中,是故七種識有生有滅,如來藏不生不滅。』以上這兩種論述,《大乘起信論》繼承了其『同體論』,視如來藏與阿賴耶識為一體,包括染淨兩種因素,故曰:『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槃。』而後來的攝論師受『異體論』的影響,建立九識——於阿賴耶識之外另立清淨的庵摩羅識。地論宗興起,分為相州南道派與相州北道派,這兩派在理論上並不一致。有謂,《起信論》之撰述,目的在調和兩派理論上的差異。是否如此,尚有待於專家的考證。
上篇:大乘起信論 | 下篇:大乘阿毗達磨集論 |
為天台圓教所斷除之無明。圓教菩薩之四十二階位中,自初住以上皆為斷除無明之位,故在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