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名數)智度論四十七,說百八三昧中,三種之金剛三昧。初曰金剛三昧,通達諸法之三昧也。中曰金剛輪三昧,輪者攝持...(術語)因明學與宗義相異之品類曰異品,即用於異喻者。入正理論曰:異品者。謂於是處。無其所立。...【發心墮決定】 p1162 顯揚八卷九頁云:發心墮決定者:謂諸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起決定心。乃至證於無上正...(術語)三學之一,觀達真理為慧,進習為學。斷惑證理,慧之作用也,為發此慧而進修,謂之慧學。對配於三藏,則為阿...【如來】 p0575 瑜伽四十九卷十六頁云:當知此中諸有所言所說所宣,一切如實,皆無虛妄;故名如來。 二解 ...西晉惠帝末年,道士王浮所作。殘本今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四冊。王浮常與帛遠論爭道、佛二教,而道教常遭論破,王浮為此...(918~978)宋代僧。韶州(廣東)曲江人,俗姓梁。諱志靖。十二歲出家。二十歲從雲門文偃受具足戒。南漢主劉晟敬仰...梵語 duhkha-satya,巴利語 dukkha-sacca。四諦之一。又稱苦聖諦(梵 duhkhārya-satya)。指聖者如實審察三界有漏...(菩薩)菩薩位之名。仁王經曰:入無相闍陀流羅位,化一切眾生。同吉藏疏五曰:闍陀波羅,此翻為度黑闇,無復黑闇,...佛道之禁戒。指大乘、小乘之諸戒律,係用以禁止諸惡者。即戒波羅蜜。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七下):「廣植德本...【依慈愍觀趣入四念住】 p0773 瑜伽三十二卷十三頁云:又彼不舍慈愍加行,卽由修習如是慈愍,於諸念住,能正趣...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i 1.持誦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薩心咒、亦稱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佛說百佛名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真未?答曰:未得;不還未也。問曰:和上道高名遠,何以不至乎?...出家也是有苦有樂。苦什麼?比如得長期吃素,有的人吃肉吃習慣了,他來吃素就覺得很苦,因為沒肉吃。有的人喜歡唱歌...我每天功課不缺,禮佛,誦經,念佛,出了佛堂念珠也抓在手上,自己也以為在修行。一旦境界現前,作功課的清淨心便不...廣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經箋要》講到說,過去在湖南有一個祝聖寺。祝聖寺有一個老和尚傳授五戒,有一個小偷剛好經過祝...原文: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固無論天人修羅鬼畜地獄,況男女貴賤,智愚賢否乎。其升沉六道,輪迴不息者...我們有很多人雖然念佛不一定心裡能夠篤定,就是這種自信心往往有時候還生不起來,會問說我到底能不能夠往生西方極樂...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誰曾想就是這短短的四句偈竟成為禪宗中國化革命的標誌,是禪宗...勿壞人之名利,就是不要破壞他人的名利。名名譽,是一個人立身社會的依據。每個人都愛惜自己的名,希望自己有好的名...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附近的靈鷲山,與大眾比丘開示涅槃法的微妙殊勝,魔王波旬知道後,即起惡念:佛陀在王舍城向比丘...
外道四執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外道四執】古代印度的外道,就有關因果論點的四類執著,佛教稱之為外道四執,或簡稱四執:一、邪因邪果,即將萬物生起的原因,歸之於大自在天的能力。二、無因有果,即承認現存的現象世界為果,但以此果之因難以探究,故否定此果之起因。三、有因無果,即承認現存的現象世界為因,但以此因之結果難以探究,故否定此因之結果。四、無因無果,即否定因果二者。
上篇:外道四見 | 下篇:外種 |
梵語 drstāntādhāsa。因明用語。為因明三似(似宗、似因、似喻)之一。指錯誤之譬喻。可大別為似同法喻、似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