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術語)台家盛談即心義,真言宗則言即身義。謂即心成佛猶屬理,即身成佛乃屬事實也。日本弘法著有即身成佛義一卷。...唐代僧。生卒年不詳。南嶽之門下。福建邵武人,俗姓鄧。世稱鄧隱峰。初參謁馬祖道一,不能得其奧旨,復從學於石頭希...尸利沙,梵語 ?irīsa,巴利語 sirīsa。又作尸利灑樹、師利沙樹、舍離沙樹。意譯為合歡樹、夜合樹、合昏樹,乃吉祥...(菩薩)大日如來之稱。大日經七曰:隨善逝子,所修習。...(術語)一實之理,如如平等,而無彼此之別,謂之不二。菩薩悟入一實平等之理,謂之入不二法門。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佛典中,統稱各種物質之單位為色量。色,即色法,乃一切物質之總稱。依據俱舍論卷十二載,色法之極少為極微,七極微...即指宋代臨濟宗高僧圓悟克勤(1063~1135)。又稱巴頭子、川勤。此因圓悟頭上有一瘢痕,狀如「巴」字,故禪林間乃稱...(術語)六念之一。謂憶念戒行功德也。...指佛、菩薩。佛、菩薩善能分別病相、曉了藥性、治療眾病,故以「大醫王」喻稱之。雜阿含經卷十五以大醫王所具有之四...凡三十一卷。日本傳說、故事集。成書於平安朝末期。相傳著者為宇治大納言源隆國,故該書又作宇治大納言物語。復因每...【俱生法】 p0926 品類足論六卷十五頁云:俱生法云何?謂有為法。有生相故。...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一、反對下的學佛更有福報 曾經有學長告訴我,他學佛的歷程挫折太多,而且都沒有人鼓勵指導,所以學得很辛苦。說真...簡單來說:佛教就是徹底覺悟的人生觀,是徹底覺悟,而不是迷迷糊糊。 我每次演講時,都再三地強調,學佛第一個重點...皈依若干年以後,因緣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寶,只是種善根而已,算為佛教徒,然後你要進一步,你要想這個人身...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佛說無...你想到出家的時候,你想到什麼?我們也可以測試一下你未來出家的因緣,出家不是絕對的好,但它也是一個因緣。 如果...為什麼我們讀經典?就是借教觀心!一個修行人,什麼叫做靜坐、修觀?就是你跟你自己溝通,你必須跟你深層的自我意識...問: 般若無相,不受一塵,云何廣辯四緣及諸因果? 答: 夫佛道正法,皆從緣生。故云心法四緣生,色法二緣起。若執...問: 怎麼憶佛? 大安法師答: 憶是回憶,憶念的意思。這是吾人心識內具的能力。我們見聞覺知某個景物,這個景物便...
舌根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舌根】舌根是舌識發生的地方,是能嘗之義,為不可見有對之淨色。此為五根之一,為十二處中的舌處,十八界中之舌界。此是舌識發生的地方,舌識是依於舌根,緣於味境,發生其了別認識的作用。《百法纂釋》曰:『四舌根者,能嘗之義,梵語詆若時吃縛,此雲能嘗,論雲能除飢渴,能發言論,表彰呼召謂之舌,今不言能嘗,而翻為舌者,體用兼之,依唐言也。』此在《大乘廣五蘊論》中則曰:『云何舌根,謂以味為境,淨色為性,謂於舌上,週遍淨色。有說,此於舌上,有少不遍,如一毛端,此性有故,舌識得生,無即不生。』
上篇:耳識 | 下篇:舌識 |
(術語)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二。謂凡夫信世間因果之道理,知持齋之為善而行之也。持齋者不過中食之法(過正午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