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名數)謂凡夫,外道,與三乘及諸佛菩薩三種人之智。即世間智,出世間智,出世間上上智是。楞伽經三曰:一切外道凡...唐代之清涼澄觀推求佛教之根本有五意:(一)理本一味,殊途同歸。謂佛所說諸法,理本無二,隨機異解,故有殊途;機見...(術語)身體作笑也。智度論七曰:經曰: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以天眼觀視世界舉身微笑。論問曰:笑從口出,或...又作東嶽、岱山、太山。位於山東泰安。為我國五嶽之一。系傳說中專司招魂之太山府君所住之山。與佛教融合後,太山府...(雜語)Prathama,譯曰第一。通常為第一第二之第。見瑜伽倫記一上。...【尸羅】 此雲清涼。大論云: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經音義云:此義譯也,正翻止得,謂止惡...【蘊義】 p1452 瑜伽五十三卷十六頁云:復次蘊義云何?為顯何義,建立諸蘊?謂所有色,若去來今,乃至遠近。如色,...天台四教儀集註明三惑: 一、見思惑 見即分別也。謂意根對法塵,起諸邪見,故名見惑。思即思維,又貪染也。謂...【種子異名】 p1260 瑜伽二卷二頁云:又諸種子、乃有多種差別之名。所謂名界、各種姓、名自性、名因、名薩迦耶、名...亦名:雜法住持篇 羯磨疏·雜法住持篇:「雜法住持篇第十。……(一、行護流通)就前文五。(一、六念法)初明念法...(術語)數論師立二十五諦,第一名冥諦,此冥諦中本有一切諸法隨緣次第出生雲。即言冥諦者為諸法之實性也。...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一個老總問他迷惘而困惑的下屬,你知道毛毛蟲是怎麼過河的嗎?下屬給出了三個答案: 下屬說從橋上過,老總搖搖頭說...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其實你修學什麼樣的法門對我們的影響並不是這麼的重大,反倒是你用什麼樣的心態來修學這...問: 請問大安法師!如果心裡還留戀世間的財產事業,妻子兒女,美食或他自己很貪愛的東西但同時也很想往生極樂世界...一個人不管有多聰明能幹,背景條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麼他最終的結局肯定是失敗。做人做事是一...賭博是五毒之首,萬惡之源。賭博不僅是造成家庭不和以至婚姻破裂的重要原因而且還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 許多人對賭...《佛祖統記》云:毗沙門天王太子哪吒,復告師曰:時當像末,不修禪誦,但起伽藍,恐非比丘之正業。(卷二八) 哪吒...一勸貧者施。 經濟不寬裕,捉襟見肘,往往貧者難施。但是越貧越要施,因財富從施舍中來。因貧窮故,才要廣種福田,...同一法身 《華嚴經》以盧舍那佛為教主,極樂世界以阿彌陀佛為教主,這兩土教主的法身同是毗盧遮那。對華藏世界與極...
散位獨頭意識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散位獨頭意識】四種意識之一,為散亂心中的第六意識。意識有明瞭、定中、獨散、夢中等四種分別,其中,明瞭意識與眼、耳等五識俱起,故稱五俱意識;定中、獨散、夢中等三意識不與五識俱起,故稱獨頭意識。此散位獨頭意識,即不與前五識俱起,而單獨發生作用,或追憶過去,或籌計未來,或比較推度種種想像分別,或意念遊走東想西想,此稱為散位獨頭意讖。見《百法問答鈔》卷一。
上篇:發業潤生 | 下篇:散亂心所 |
【後生菩薩現受胎生】 p0879 俱舍論八卷十二頁云:一切生中,何生最勝?應言最勝唯是化生。若爾;何緣後身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