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全一卷。清代僧守一空成編。光緒十六年(1890)與著者不詳之「佛祖心燈」合併刊行。又稱宗教律諸家演派。收於卍續藏...【女根】 p0227 法蘊足論九卷三頁云:云何女根?謂女、女體,女性,女勢分,女作用。此復云何?謂臍輪下,膝輪上,...【非煩惱法】 p0714 品類足論六卷十頁云:非煩惱法云何?謂若法、非纏。...(術語)四種意識之一,第六意識與眼等五識共緣色等之五境者。故曰五同緣之意識。是必現量也。...納,納受;體,戒體。納受戒體之身,稱為納體。亦指防非止惡作用之本體本性。[弘戒法儀] p4277...(雜語)姓也。取天竺之竺,其人為天竺之產,故稱為竺,如竺曇摩騰,竺曇無蘭是也。又以天竺之人為師,亦稱為竺,如...(菩薩)略稱觀音。法華經曰: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按觀世音像,世俗多...(雜語)密教金剛界大日之種子為 〈鍐〉字。鍐者智也,於五大中當於水大,因之味鍐字乳水之人曰乳海子。乳即水大也...中觀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名數)本覺之體相有四種之義。鏡亦有四義,故取之為喻。一如實空鏡。真如之體,本來空寂,離一切妄相,猶如空鏡離...(術語)彼此有爭,則斷事之人,斷其是非,使兩者和。...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僧肇法師所作《宗本》《物不遷》等四論。但末代弘經,允屬四依...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你的業障重啊! 常聽佛教徒講業障,聽久了實在讓人害怕,到底佛教講的業障是什麼?真的會為我們帶來災難嗎? 依照《...做人的八字方針:信心、因果、良心、道德 今天講的題目是《做人與做事》。首先說怎樣做人。 在漢字裡除了一字最簡單...癌,是惡性腫瘤的總稱。發生於人與動物體組織,器官的細胞無限制增生,導致對附近正常組織的壓擠,侵犯和毀壞。增生...年輕時,我和許多人一樣,曾著手把一切自認的人生美事、人生渴望,列成一張明細表,其中包括了健康、英俊、愛情、智...持戒為本,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 這是蕅益大師對淨土宗的修學提出的四個重點。 第一個,持戒。 淨土宗我...台灣有一個海洋學院畢業的人,初始不信佛教,但福德因緣很好,每次出海前,有善知識勸他念觀世音菩薩聖號。頑固的他...很多人想禪修又怕禪修,有的人甚至怕在禪修中走火入魔。為什麼會這樣?他們說的原因是沒有指導老師。在我看來是因為...這是目犍連尊者在修行中的一個故事。 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告訴目犍連說:你的債主快到了! 目犍連回答:我有神通,可...
耆域(晉洛陽)[《高僧傳》卷九]
【歷代名僧辭典】
耆域者。天竺人也。周流華戎靡有常所。而倜儻神奇任性忽俗。跡行不恆。時人莫之能測。自發天竺至於扶南。經諸海濱爰及交廣。並有靈異。既達襄陽欲寄載過江。船人見梵沙門衣服弊陋。輕而不載船達北岸域亦已度。前行見兩虎。虎弭耳掉尾。域以手摩其頭。虎下道而去。兩岸見者隨從成群。以晉惠之末至於洛陽。諸道人悉為作禮。域胡跪晏然不動容色。時或告人以前身所更。謂支法淵從牛中來。竺法興從人中來。又譏諸眾僧。謂衣服華麗不應素法。見洛陽宮城雲。彷彿似忉利天宮。但自然之與人事不同耳。域謂沙門耆闍蜜曰。匠此宮者從忉利天來。成便還天上矣。屋脊瓦下應有千五百作器。時咸雲。昔聞此匠實以作器著瓦下。又云。宮成之後尋被害焉。時衡陽太守南陽滕永文在洛寄住滿水寺。得病經年不差。兩腳攣屈不能起行。域往看之曰。君欲得病疾差不。因取淨水一杯楊柳一枝。便以楊柳拂水。舉手向永文而咒。如此者三。因以手搦永文兩膝令起。即起行步如故。此寺中有思惟樹數十株枯死。域問永文此樹死來幾時。永文曰。積年矣。域即向樹咒如咒永文法。樹尋荑發扶疏榮茂。尚方暑中。有一人病症將死。域以應器著病者腹上。白布通覆之。咒願數千言。即有臭氣熏徹一屋。病者曰。我活矣。域令人舉布。應器中有若垽淤泥者數升。臭不可近。病者遂活。洛陽兵亂辭還天竺。洛中沙門竺法行者。高足僧也。時人方之樂令。因請域曰。上人既得道之僧。願留一言以為永誡。域曰。可普會眾人也。眾既集。域升高座曰。守口攝身意。慎莫犯眾惡。修行一切善。如是得度世。言訖便禪默。行重請曰。願上人當授所未聞。如斯偈義八歲童子亦已諳誦。非所望於得道人也。域笑曰。八歲雖誦百歲不行。誦之何益。人皆知敬得道者。不知行之自得道。悲夫。吾言雖少行者益多也。於是辭去。數百人各請域中食。域皆許往。明旦五百舍皆有一域。始謂獨過。後相讎問方知分身降焉。既發諸道人送至河南城。域徐行追者不及。域乃以杖畫地曰。於斯別矣。其日有從長安來者。見域在彼寺中。又賈客胡濕登者。即於是日將暮。逢域於流沙。計已行九千餘里。既還西域。不知所終。
上篇:竺佛調(晉常山)[《高僧傳》卷九] | 下篇:揵陀勒(晉洛陽盤鴟山)[《高僧傳》卷十] |
(術語)如龜毛兔角畢竟無者,不同於畢竟空,畢竟空者理性之談,故不遮畢竟有也。唯識述記二本曰:畢竟無者,即龜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