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譬喻)聖人之教網也。謂佛之教法。以其羅致眾生使歸於正法故也。行事鈔上二曰:致使聖網日就衰弱。...【莊嚴具】 p1036 瑜伽二十二卷十二頁云: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莊嚴具。如伽他說:苾芻苾芻尼,戒莊嚴圓滿;於不善,...【於微細罪深見怖畏】 p0750 顯揚七卷三頁云:於微細罪深見怖畏者:謂犯小隨小學處,犯已可出者,皆名微細罪。...位於河南洛陽南方十四公里處之伊河入口兩岸之龍門山(西山)和香山(東山)。為伊河東西兩岸的石窟群之一。龍門山岩...(經名)一卷,唐菩提流志譯。佛因有德女問,說第一義諦之理,授彼以菩提之記別。...【所有無常】 p0741 瑜伽八十四卷八頁云:復次所有無常皆是苦者;義何謂耶?若有無常眾同分者;有生老等眾苦生...謂六想身。即眼觸所生想。乃至意觸所生想。是名想界。...(雜語)Vicāra,譯曰伺,尋伺之伺也。...(術語)常曰根機,機緣等。本來自己之心性有之,為教法所激發而活動之心動也。玄義六上曰:機有三義:一者機是微義...亦名:佛律與俗律 子題:道刑、俗刑、佛律、俗律、古刑、墨刑、劓刑、宮刑、割刑、刖刑、肉刑、今刑、笞刑、杖刑、...(經名)一卷,失譯。無垢光比丘入城乞食,為淫女所咒,犯根本戒,生大苦惱。見文殊師利菩薩,菩薩將詣佛所,佛為說...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爾時喜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此眾中,頗有菩薩...四十二章經 後漢西域沙門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龍樹菩薩在其《聽聞集》中寫道: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遠惡,多聞舍無義,多聞得涅槃。 何為多聞能知法? 一是廣學多聞...有一次,蘇格拉底的一位門生匆匆忙忙地跑來找蘇格拉底,邊喘氣邊興奮地說:「告訴你一件事你絕對想像不到的」 「等...王先生是一個公司的董事長,生意做得非常成功。 他的個性比較嚴肅保守,沒有什麼知心的朋友。每天忙完公事,回家吃...原則一:不是去要求,而是向內求 人生最大的問題就是:看不見自己本身的問題。雖然這種盲目現象很容易理解正因為我...諸法無常,無常的意義就是生滅法。變化無常,不是常義,這個緣不是常有的;因果相續,沒有間斷的。諸法無常,但是因...有一次,一位婆蹉族的出家外道遊行沙門,到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北方的迦蘭陀竹園精舍拜見佛陀,問佛陀說: 瞿曇!有...當我們朝著光亮行走,除了保持好姿態,更別忘記內在的重心。午後的禪堂,首座和尚正在打坐,一個小和尚卻躺在禪凳上...地藏比丘(公元630-729年),生於新羅國王族,俗姓金,號喬覺。生而相貌奇特,頂骨聳出特高。臂力甚大,可敵十人。為...
史宗(晉上虞龍山)[《高僧傳》卷十]
【歷代名僧辭典】
史宗者。不知何許人。常著麻衣或重之為納。故世號麻衣道士。身多瘡疥性調不恆。常在廣陵白土[土*彔]賃[土*彔]。謳唱引笮以自欣暢。得直隨以施人。棲憩無定所。或隱或顯。時高平檀祇為江都令。聞而召來應對。機捷無所拘滯。博達稽古辯說玄儒。乃賦詩一首曰。有欲苦不足。無慾亦無憂。未若清虛者帶索被玄裘。浮游一世間。泛若不系舟。方當畢塵累。棲志且山丘。檀祇知非常人。遣還所在。遺布三十匹悉以乞人。後有一道人。不知姓名。常齎一杖一箱自隨。嘗逼暮來。詣海鹽令雲。欲數日行。暫倩一人可見給不。令曰。隨意取之。乃選取守鵝鴨小兒形服最丑者將去。倏忽之間至一山上。山上有屋。屋中有三道人。相見欣然共語。小兒不解。至中困道人為小兒就主人索食。得一小塸食狀如熟艾。食之饑止。向冥道人辭欲還去。聞屋中人問雲。君知史宗所在不。其謫何當竟。道人云。在徐州江北廣陵白土[土*彔]上。計其謫亦竟也。屋中人便作書曰。因君與之。道人以書付小兒。比曉便至縣與令相見雲。欲少日停此。令曰大善。問箱中有何等。答雲。書疏耳。道人常在廳事上眠。以箱杖著床頭令使持。時人夜偷取欲看之道人已知。暮輒高懸箱杖。當下而臥。永不可得。後與令辭曰。吾欲小停而君恆欲偷人。正爾便去耳。令呼先小兒問近所經。小兒雲。道人令其捉杖飄然而去。或聞足下波浪耳。並說山中人寄書猶在小兒衣帶。令開看都不解。乃寫取封其本書。令人送此小兒至白土[土*彔]送與史宗。宗開書大驚雲。汝那得蓬萊道人書耶。宗後南遊吳會。嘗過漁梁。見漁人大捕。宗乃上流洗浴。群魚皆散。其潛拯物類如此。後憩上虞龍山大寺。善談莊老究明論孝。而韜光隱跡世莫之知。會稽謝邵魏邁之放之等。並篤論淵博皆師受焉。後同止沙門夜聞宗共語者。頗說蓬萊上事。曉便不知宗所之。陶淵明記。白土[土*彔]遇三異法師。此其一也。或云。有商人海行於孤洲上見一沙門。求寄書與史宗。置書於船中。同侶欲看書。書著船不脫。及至白土[土*彔]。書飛起就宗。宗接而將去。
上篇:曇霍(晉西平)[《高僧傳》卷十] | 下篇:杯度(宋京師)[《高僧傳》卷十] |
(術語)對於劣應身(即化身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勝應身有八萬四千之相與好。觀無量壽經曰:無量壽佛有八萬四...